12.26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大家首先要区分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一种功能性障碍,是眼睛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视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缓解,终究会导致眼轴变长而成为真性近视。

如果孩子看书写字或者使用电子产品持续时间过长,用眼过度而出现视力下降,头晕,眼胀等视疲劳症状,很有可能是双眼睫状肌调节紧张出现痉挛,从而引发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是眼睛的一种器质性改变,可能是因为眼球发育过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原因造成,而大多数孩子的近视是轴性近视。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那我们如何判断真假性近视呢?

近视的真假判定,需要经过科学的医学验光才能最终得出,而测量出眼睛准确的屈光度数,重点在于散瞳。如果是假性近视,散瞳过后近视度数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散瞳后仍有近视度数,那散瞳后测出的度数才是孩子真正的近视度数。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那问题来了

——

什么是散瞳?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散瞳”在医学上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它通过药物让睫状肌麻痹,使眼睛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进行验光。以便得出更准确的度数。由于目前所有的睫状肌麻痹药物都同时会使瞳孔散大,因此被大家熟知为“散瞳”。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散瞳前后瞳孔大小对比图

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散瞳对孩子有没有危害?

很多家长听说散瞳后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担心对孩子有危害而不敢轻易尝试,但其实,散瞳对于测试儿童视力是完全没有危害的。散瞳因为瞳孔放大,会出现短暂的对于光比较敏感,属于正常现象,稍作休息后便能恢复正常。

假性近视并不用需要眼镜来矫正,真性近视的人应尽早配戴眼镜。

本文转载自"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青少年近防中心"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敬请期待下期资讯,关注“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为您解决心里的烦恼,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为什么医生说验光要散瞳才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