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溽暑蝉躁,腐草流萤,

风入芭蕉,星潜银河。

浮舟误入,藕花深处。

花绕槿篱,孤云客山。

莲开覆小池,花香溢晚巷。

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 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天上人间的爱情

万千星星,一闪一闪地缀在幽蓝夜幕上。传说,这是王母娘娘的簪子一笔划下的银河。它是如此美丽,却又如此心碎。因为它隔绝了一对相爱的人:牛郎与织女。他们隔岸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年中唯有这个夜晚,世间所有的喜鹊都纷纷飞来,用翅膀为他们搭起一座桥,一座连通两颗心的爱桥。思念汇聚成河,幸喜终能相逢。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七夕源自浪漫的爱情,但是在古代,这一天是女儿节,又称乞巧节。宋元时最是鼎盛,甚至有专门卖乞巧物品的集市。

姑娘们身着新衣,在月光下摆上时令瓜果,乞求织女赐予自己灵巧的技艺。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 清 · 任伯年 《乞巧图》

对于少女们来说,今晚最重要、最浪漫的事情,当属月下乞巧。姑娘们拿起七彩丝线,比赛穿乞巧针。谁最先穿过,就是“得巧”,寓意着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月光下,丝丝针钱被镀上一层温柔的光。乞巧针和平时的针不同,有双眼、五孔、七孔、九孔。有人说,这些线也寓意着月老手中的红线。得巧者,不仅能心灵手巧,还暗示会觅得良缘。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乞巧节 · 玩得巧

对于少女来说,乞巧节亦是一个嬉戏玩耍的节日。

为了乞得巧,人们发明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唐朝时有“喜蛛应巧”,宫女们会在小盒子里放小蜘蛛,第二天再看,谁有蜘蛛结的网最细密、最圆满,便说明得巧了。

从宋代开始,人们会用糖煮成糖浆,裹上面粉和芝麻,切成长条,炸成金黄,做成一种叫巧果的小点心。乞巧节当晚,人们除了吃巧果,还会将它们用红绳穿成一串,抛到屋顶,供喜鹊衔去搭桥。据说,这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相会,还能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心愿。

明清时期,人们爱玩“投针验巧”。就是盛一盆“鸳鸯水”,即白天和夜晚的水混在一起。从乞巧节前夜开始晾晒,到了第二天,水面上会结有一层薄膜。七夕中午,姑娘们挨个抛针到水面上。如果针影变成各种形状,比如花朵云彩、飞禽走兽,说明得了巧。若只是直直一根,成不了样子,那就是乞巧失败了。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 清 · 陈枚《月曼清游》之“丢巧针”

如今我们很少过乞巧节了,这些事,听上去都有点不可思议的天真。可是曾经的人们,都那么愿意相信这个七夕的星夜,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帮忙成全牛郎织女的爱情,也能让自己更靠近幸福。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觀 |《梅竹双清》魏裕峰

链 接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摶 |《扁樱》李文俊

链 接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七夕|执子青阶上,卧看鹊桥梦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围观,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isha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