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北部茶叶飘香,南部生态观光,中部繁花似锦,东部牛猪肥壮,西部鱼虾腾跃。”近年来,在西秀区轿子山镇形成了这样的产业发展格局。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

根据中央、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村村产业全覆盖,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轿子山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养牛产业

据了解,轿子山镇是安顺市西秀区的一个能源大镇,全镇总面积84.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12个自然村,总人口60402人,12686户。近年来,轿子山镇按照“抓项目强发展、抓产业促增收、抓基础增后劲、抓民生保和谐”的工作理念,以“产业村村全覆盖,精准户户有门路,突出长短相结合,特色产业为重点,种养加服一起干”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全力推进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今年以来,轿子山镇产业主要采取“公司+村支两委+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种植“猕猴桃、楠竹、魔芋、辣椒”4个品种为支柱产业。现已种植猕猴桃6000亩、楠竹6500亩、李子5400亩、蔬菜4500亩,建设食用菌大棚312个、200头养牛场1个、2000头养猪场2个,正在建设一个养殖规模达2000头的养牛场和占地6.8平方公里世界花都田园综合体与占地24.5平方公里的生命树田园综合体。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硕果累累的猕猴桃

8月14日,记者深入轿子山镇木头寨、郭家屯、大山村、虹龙村、张官村、青山村进行采访,各村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轿子山镇木头寨村民周丽华戴上草帽,一大早就来到辣椒地里,同村村民也早早来到这里,她们开始采摘辣椒,提篮、弯腰、采摘,动作娴熟。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轿子山镇木头寨村主任吴东林在辣椒地里察看长势情况

“这里没种辣椒之前,哪有什么活干,只能在家带孙子,想找点钱补贴家用都困难,外出打工又照顾不了家里。”现年45岁的周丽华慨叹道,“自从村里种上辣椒,我可以来这务工,有工资,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一个月还可以领到3000元的工资。”说完,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继续忙活着。

据木头寨村主任吴东林介绍,目前村民采摘的这片辣椒是2018年5月份开始种植的,此前,该地是荒地,通过开垦,这片辣椒地现共有340亩,7到9月份为辣椒采摘旺季,需要更多务工农户,而这里多则100余人务工,少则几十个,务工农户每天最少有70元的收入。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附近村民在辣椒地里务工

走进郭家屯村,放眼望去,大片的朝天椒映入眼帘,郭家屯村村支书吴荣华说,郭家屯村作为轿子山镇的“千牛万菜”工程核心区,以种植辣椒,白菜,莲花白,白萝卜等常规蔬菜为主,有1个1000余亩蔬菜基地,一个300亩茶叶基地,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大山村村支书张忠山

走进大山村大山富民种养殖合作社,“创新脱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两行字让人眼前一亮。据大山村村支书张忠山介绍,该合作社主要是利用长期闲置的荒山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共有196个大棚,每天务工农户有几十个,其中有28人是该村建档立卡扶贫户。张忠山说,下一步争取将大棚扩大至300个,通过引进技术,自己生产菌棒,做大做强这个产业。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搬运食用菌

虹龙村、张官村、青山村三个村均种有猕猴桃。虹龙村、张官村采用猕猴桃与辣椒套种的方式,有效实现了农户短期收入与长效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其中,青山村猕猴桃100余亩,走进该村种植园,树上挂满了猕猴桃,让人垂涎欲滴。

西秀区轿子山镇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西秀区轿子山镇政府副镇长马瑜

轿子山镇政府副镇长马瑜说,轿子山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因地制宜布置产业,不断挖掘农业潜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加务工收入,分红收入等。目前夏秋季行动令已经吹响,轿子山镇在对现有产业进行精心管护的同时,还要有效用好绿野芳田公司的平台,为轿子山镇各个村找平台、找市场,让村民和合作社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路;切实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突出农产品的地域特点,以优势特色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占领农产品市场;以高效化提升产业水平,以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让轿子山镇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