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紧密医联体覆盖朝阳全区 居民家门口享三级医院服务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高星)记者今天从2018年CBD创新发展年会上获悉,朝阳区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目前,紧密型医联体已覆盖全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三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今年,朝阳推出了智能 “医疗服务包”(1平台+3APP),通过互联网平台,居民即可享受到个性化家庭医疗服务。

区域内全部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纳入医联体 居民家门口享专家诊疗

截至目前,朝阳区区域内有医疗卫生机构1603个,其中三级医院21个、二级医院31个、一级医院10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目前,全区已经建成了以区域划分为标准的北部、中部、东部、南部4个片区的综合医联体。

在此基础上,据朝阳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也在积极调整医联体组织机构向紧密型医联体发展。目前,紧密型医联体已覆盖全区,实施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内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和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诊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居民慢性病管理、疾病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完善协作型医联体建设,辖区内全部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纳入医联体体系,以专科协作、科室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等方式,与一家或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型医疗联合体,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逐步调整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让居民在家门口得到专家更深入的诊疗。

据悉,下一步,朝阳区还将继续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有效的医联体内部信息联通,充分发挥三级专科医院的学科优势,同时鼓励民营机构积极参与。继续完善儿科专科医联体建设,发挥朝阳区社会办医的优势,探索建立眼科、皮肤病医联体。

智能“医疗服务包”上线 居民可享个性化家庭医疗服务

据悉,在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入的同时,朝阳区也在探索将医疗服务送入家庭。今年年初,在团结湖、六里屯、安贞等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启动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同时,智能“医疗服务包”——朝阳区区域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平台和“朝阳健康”“朝阳管家”“朝阳专家”APP相继上线,通过互联网,为百姓提供个性化的家庭医疗服务。

该负责人介绍,三款APP则可在帮助居民实现在线选择家医签约、家医互动与预约个性化医疗、在线浏览本人健康档案,在线健康监测等服务的同时,帮助家医医生实现在线签约、患者管理、待办服务、居民咨询、转诊管理、健康档案、群发消息、社区团队等工作。此外,家庭医生还可与专家之间开展在线沟通与信息交互。

截至目前,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老年健康评估室;同时,利用手机APP、可穿戴设备、移动监测设备对居老年人及居民进行慢病随访、预约挂号、健康教育等线上服务。

除了在全区推广医养结合“四进”服务,朝阳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到2020年,朝阳区将基本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为失能老年人等服务的护养型床位数达到养老总床位数的7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全区常住老年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基本满足常住老人的健康养老需求。

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 3家中医医疗机构落户海外

记者了解到,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作为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区,朝阳区也在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

“2016年,我们开通了朝(zhao)阳国际中医健康网,外籍人士可通过英、俄、日、西班牙文4种语言,查询可累中医药健康信息。”朝阳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我们也选取了一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的机构,推出了健康旅游项目,让外籍友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

“引进来”的同时,朝阳区的中医医疗机构也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做着诸多的尝试。朝阳区也鼓励区域内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走出去”,在海外拓展中医药服务。据介绍,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御源堂中医诊所、北京东文中医诊所、北京黄枢中医微创骨伤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落户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