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明朝為什麼必須滅亡?只因朱元璋安放一顆定時炸彈,不滅天理不容

我們知道,明朝滅亡,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來自於財政上的吃緊,一方面要鎮壓農民軍,一方面又要抵抗後金。沒錢可不行!明王朝最終走向滅亡,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開國之處制定的明朝皇室宗親政策,有人戲稱之為“國營養豬”。甚至有專家認為,明朝的宗室管理制度,是歷代封建王朝中政策最差的一種。

明朝為什麼必須滅亡?只因朱元璋安放一顆定時炸彈,不滅天理不容

開國之初,洪武皇帝朱元璋沿用了歷代王朝的分封藩王制度,用他的話來說是為了“藩屏帝室”,也就是利用藩王來鞏衛中央。 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將自己的兒子分封為藩王。這些老朱家的孩子不僅待遇優厚,而且有極大的權利,特別是有兵權。據統計,明朝初年,藩王能夠節制的總兵力在40萬以上!

不過,在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之後,藩王們的勢力得到極大地削弱。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從正面上來說,這鞏固了中央集權,但從反面來說,邊境地區防務大為削弱,從而這給了後來的努爾哈赤以可乘之機。

奪回權力之後,老朱家的子孫們得到了補償,那就是待遇更加優厚了。根據明朝藩王制度規定:皇帝的其他兒子,封親王;親王的世子襲爵,其他兒子則是郡王;郡王的長子襲爵,其他兒子要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封輔國將軍,輔國將軍的兒子封奉國將軍;奉國將軍的兒子封鎮國中尉……如此,明朝宗室不斷傳承,許許多多的人成為國家的寄生蟲。

據《天潢玉牒》記錄,萬曆年間,明朝宗室總數長到三十多萬;天啟年間,增長到六十多萬。

親王的固定工資,是年俸一萬石,郡王是兩千石,鎮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大大小小的明朝宗室,待遇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此外,他們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賞賜。 因此,對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而言,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怎麼養活這些皇親國戚吃飯。嘉靖年間,全國的稅糧加起來,也不夠藩王吃的。

明朝為什麼必須滅亡?只因朱元璋安放一顆定時炸彈,不滅天理不容

更讓人覺得痛心的是,明朝藩王們吃飽了沒事兒幹,還可勁兒地“造”,挖老朱家的牆腳。比如死皮賴臉地討要土地。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這傢伙索要一次就拿走四萬頃的土地。這樣一來,國家的財政收入就大幅度減少,藩王們卻樂得自在逍遙。

河南,是明朝藩王們最為集中的地區。因此,河南也變成了農民起義的重鎮。這就無怪乎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掉了。這些藩王們自私自利,國家面臨困難,不肯掏腰包,反而在農民軍到來的時候,肥了起義軍,自己也落得個可恥的下場。

明朝為什麼必須滅亡?只因朱元璋安放一顆定時炸彈,不滅天理不容

對於明朝制定的藩王制度,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