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漢高祖劉邦背井離鄉踏上滅秦道路。他一生僅回過一次故鄉沛縣,那十幾年後的闊別故鄉。漢高祖此次行為為後來的漢朝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他回到故鄉時又做了哪些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此次的漢高祖還鄉一事。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劉邦回到故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喝!他最喜歡的就是喝酒了,那劉邦可不是文質彬彬的小酌,他召集所有的鄉親父老與他一起開懷暢飲,十分豪邁。呆了個十幾天後便要離開沛縣。因為劉邦他有很多事要做。他怎麼跟鄉親們說的呢?他說我帶的人太多了。你們沛縣養這麼多人是養不起的。可是他們不管啊,於是劉邦便決定多留幾天。這一留便又開始縱酒。那這第二件事便是唱,只見劉邦親自演奏,唱出了千古名傳,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詩歌《大風歌》。劉邦是邊舞邊唱,淋漓盡致的發洩情感。唱著唱著,然,泣下眼淚。這又是何等的開心與惆悵啊!第三件事便是施恩沛縣,這沛縣是劉邦的故鄉。劉邦做了皇帝,自然是要賞賜的。於是免了沛縣的徭役賦稅。這老百姓一聽那是高興啊。於是又問劉邦。這豐邑是劉邦出生之地,也應當封賞。可這劉邦記仇,他對當初豐邑百姓的背叛很惱火。可耐不住沛縣父老的勸說。這第四件事便是復豐比沛,讓豐邑跟沛縣同等待遇。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大家知道劉邦在老年身體並不是很好。平叛黥布時身體已經不好,但不得不去,又在叛亂時中了致命一箭。本該好生休養,卻豪放飲酒。他之所以如此重視此次回鄉,源於他是布衣出身。他大半生都是在沛縣渡過,導致他對家鄉的情感是十分的深厚,相比之下他的兒子對沛縣的情感就沒有劉邦深。因為他們在皇宮長大,不知道故鄉是什麼樣子。他成功了,也是衣錦還鄉。告訴家鄉的人們他現在是皇帝了。

那麼,李世民出身應當是很高貴了,他的父親是唐國公。他呢,又是在宮殿出生。為什麼提到他呢,是因為有次李世民回到他出生的地方,邀請大臣們一同來喝酒留念。這時,說了幾句話。他說,我今天的行為就如同當初的漢高祖還鄉。我今天所寫的詩亦可堪比《大風歌》,甚至更要好!同時他認為劉邦的《大風歌》是勝利者的歡歌。那麼劉邦真的開心嗎?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從劉邦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他並不快樂,甚至有很多憂愁。他是在平叛黥布之後回了鄉,接連的失去三位幫助他去的江山的大功臣,他擔憂啊。他擔心其他大臣們是否忠誠。後來又開始懷疑第一大功臣蕭何,因為蕭何太清廉了。劉邦害怕他的清廉,蕭何越是受百姓愛戴越是“完美”,劉邦對他就越是不放心。導致蕭何私買百姓大量土地,惹得百姓破罵,他這是往自己身上潑髒水啊。那劉邦聽了之後是相當開心。同時又對繼承人的擔憂,他一直都想廢除劉盈,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他怕跟秦朝一樣,重蹈覆轍。也對自己壽命的擔憂,人到老年,對死亡是十分的敏感。一天天一月月,身體每日愈下。而這時的劉邦距離死亡僅五六個月。也就是說,劉邦在返鄉回京後,四五個月便去世了。

漢高祖晚年:一生中最後一次還鄉,劉邦為何憂愁萬分?

由此可見劉邦的《大風歌》並不完全是歡歌,甚至帶了一點哀歌的意味。也正因為如此,飲酒歌唱時才會“泣”吧。你們是如何認為劉邦的還鄉之行呢?他是勝利者的歡歌,還是哀歌呢?可以多多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