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老舍论创作》:小说家是怎么生存和写作的

《老舍论创作》这本是在马伯庸的访谈中看到的,然后在孔网买了二手书。感谢推荐。

书里有老舍谈他写作的生涯和生存方式,以及他对小说、话剧的了解与对自身的写作评价。书中让我受益颇多的是如何去表达、描写人物、理解人物活力的角度,以及作家的生存方式。

老舍是非常有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语文书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其实,他一开始并不是专职写作的,而是在教书的假期里写作。我十分佩服他的自制力,因为在假期里真的很容易沉溺于睡眠和娱乐。老舍在教书的假期里完成了《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这些书在当时在杂志《小说日报》《论语》上连载。一边从事教职一边写作的老舍放弃了教职,想尝尝当专业写家的滋味。因为一边教书一边写作使他全年没有休息,两者又不能选其中一个专心去做。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他开始写《骆驼祥子》,因此这本书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老舍是怎么写《骆驼祥子》的?其中的说白话和以祥子为主让各路人物让我记得很深。祥子是一个车夫,这让他说出的话、描述的那些景都需要用通俗简单的白话。而以祥子为主出现的各路人物则确定了祥子主要角色的地位,让其他角色无论是多么有色彩都可以使故事的主线清晰可见。祥子和他拉着的车拴在一起,那些因为坐车出现的客人,则和祥子拴在了一起。这么看来是很有意思的。将人物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拴在一起,的确是很稳当的。人不会跑,剧情自然也就会自然发展下去。这么去看小说,也是一种有意思的视角。作者可以从感情、家庭、职业、财富等方式去拴住角色,而角色也会心甘情愿的被拴住,因为这意味着一种稳定付出的安稳感,就想一个长跑者找到了自己的赛道。

角色是一个故事里最为吸引人的部分,那角色又是因为什么变得生动呢?人物只有体现出个性的情感才会被认同,因为他的动作而被认同。

老舍在写《王小波的生日》时,提到了部分外国小说对中国人的异化,正是因为写作的人太想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为把最具文化冲突点的东西写出来才有市场,因此在此类小说里,中国人只是一类被异化的符号。想要描写一个人物,并是人物活起来,可不能用这种方法。在老舍的叙述中,不需要一点一滴的写出人物的全部,而是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一点来。在有些小说人物的描述中,会提到很多衣着、面容、家世,但这样的人物不动作起来,只会让人觉得是个空洞的人设,容易华丽而又千篇一律。人物在动作中表现出的职业、生活给他带来的习惯,才会让人物的生命力丰满起来,而不是为了代表某类有名头的标志而存在。

那么,小说是在记录什么呢?我一直认为小说就是讲一个故事,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在老舍这里有明确的说清楚,“小说,我们要记住了,是感情的纪录,不是事实的重述。我们应先看出事实中的真意义,这是我们所传达的思想;而后,把在此意义下的人和事都赋与一些感情,使事实成为爱,恶,仇恨,等等的结果或引导物;小说中的思想是要带着感情说出的。”仔细看来,这样去想能让我拨开不少迷雾。

《老舍论创作》

编者:胡洁青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100783115

《老舍论创作》:小说家是怎么生存和写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