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收评:资金在尾盘撤离,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收评:资金在尾盘撤离,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是不是都觉得反弹结束了?今天尾盘有不少资金选择撤离。这种行为我觉得情有可原,因为按照行动定律:“熊市中,大阳反弹一天,中阳反弹两天,一般反弹就结束了”。不过,个人觉得,反弹怎么可能结束了呢?

一、成交量看指数

从成交量上看,沪指的860亿可以等同于2012年的300-400亿,都属于股市死亡量。死亡量出现后,只要时机配合,会有一次大级别的快速反弹浪。

这种中级反弹我个人的定位是“助股市进入下一个阶段”。那次熊市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一直到2012年底都是属于“死亡式熊市”阶段。到了2012年底,沪指成交额只有300-400亿,彻底死了。

收评:资金在尾盘撤离,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而后经过2012年12月-2013年初的大反弹后,虽然2013年中又新低了,可是成交额再也回不到300-400亿。2013年-2014年期间,最低的少量交易日在500-600亿,常规维持在800亿以上。

收评:资金在尾盘撤离,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如此,我可以定义一下:2012年底的那波反弹,助A股从死亡熊市阶段,进入活跃的震荡市阶段。

二、本次“死亡熊市”很短?

中国股市的全套节拍是:牛崩阶段——阴阳怪气的上涨阶段(或者叫中期反弹)——死亡熊市阶段——活跃的震荡市阶段——牛市阶段。当然,这些环节中有些环节未必很明显。

大家看看过去的A股,A股这17年出现过三次牛崩,分别是2001年7月、2007年10月、2015年6月。牛崩后,基本就按照上面的套路在运行。在这里说个玩笑话,7-8年一次牛崩,下次牛崩在2022年前后几个季度。

按照这个套路,我们把死亡熊市阶段找出来:

2004年4月-2005年6月,经历了14个月的死亡熊市阶段,之后的运行你就把活跃震荡市阶段和牛市阶段合二为一就好。

2011年4月到2012年11月,死亡熊市阶段经历了19个月,之后经历了2013-2014年中的活跃震荡市,而后2014年7月后正式进入牛市。

这一次,死亡熊市阶段可以从2017年9-10月算起(中证500为例),经历了11-12月的死亡熊市阶段,我便认为死亡熊市结束了!这一次为何这么短?

1、股市水分被挤压干净

当年股市虽然经历了6124-1664点的下跌,可是经过2009-2010年的上涨后,股市再度泡沫化了,因此经历2011-2012年两年才把股市水分挤压干净,所以这一次死亡熊市较长。

这次股市经历三轮股灾后,虽然从2016年涨到2017年,可是明涨暗跌,股市非但未二次泡沫化,反而是越跌越干净,所以本轮死亡熊市较短。

2、当时股市有重大缺陷

2004年4月-2005年5月,虽然股市位置很低,且2004年之前的也没涨多少,可是当时中国股市有重大缺陷,所以当时的死亡熊市阶段也较长。

而当今的股市,没有重大缺陷问题,要说有缺陷,只能说中等或者小型的缺陷,所以这一次死亡熊市较短。

3、大量利空加速股市出清

在今年的下跌中,利空多如牛毛,这也加速了股市出清,所以这一次死亡熊市较短。

好了,这都是经验之谈,结论是:A股跌到现在,个人认定A股多年不遇的死亡熊市结束了。在死亡熊市结束后,A股会有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这个反弹的作用是:助A股从死亡熊市阶段过渡到“活跃的震荡市阶段”。

好了,A股玩了这么多年,个人基本体会了A股的三牛崩、三疯牛、三死亡、三阴阳怪气式上涨,两个活跃震荡市(一次为2012年底—2014年中,另外一次:2005年6月-2006年3月末,也可以称之为活跃震荡市)。

收评:资金在尾盘撤离,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在这方面,略有点轻车熟路,当然每个阶段的长短,个人估计起来,可能有所差错。不过,这一次,我大胆估计,本次的死亡熊市只有这么长,即2017年10月—2018年9月18日!

​(更多惊喜,尽在“澄泓财经”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