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人分4種,但只有一種人會有大出息

人分4種,但只有一種人會有大出息

真正的有所成就,主要是兩個因素:

1、靠譜的目標。在你的成就動機下,是否確定了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結果(很有錢、很有才),而是實現結果的手段和方法;

2、持續的努力。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有許多人只不過是想想而已,也有許多人真的去幹了,這就是區別。

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方法問題。如果你努力了,但方法不得當,一定是事倍功半。但最核心的不是方法,如果真的去做,方法到容易學會。

這樣就形成了四種人:

人分4種,但只有一種人會有大出息

第一象限:有目標,真去幹。

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下大功夫去學習、實踐、反思。在正向上積累,即便最後目標沒有實現,也會有大的收穫。

第二象限:沒目標,也去幹。

在現在的環境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目標而胡亂努力,希望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樣的概率極低。那些一年讀了500本不同領域的書,訂閱了從得到到豆瓣知乎混沌研習社,整天參與拆書21天改變習慣樊登讀書會的,類似於這個象限。

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沒有辦法積累,將來會成為大百科全書式的萬事通,但他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在百度上可以查到的,很難形成核心優勢!

這一象限的人感覺最好,而且很難勸:因為他覺得自己夠努力啊,每天都忙得要死的去長進自己,他還不認為自己沒有目標,因為目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呀!

確定目標需要思考,但真正的思考是很費勁的,只有

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逃避了!

人分4種,但只有一種人會有大出息

第三象限:沒目標,不去幹。依然認命,不做掙扎,這樣的人很幸福。

第四象限:有目標,不去幹。該象限的人都類似於幻想家,混亂了現實與想象的關係,認為只要目標定下了就等於實現了。

因為真正的努力很艱苦,他們也會逃避這些艱苦而習慣用替代的方法來麻痺自己:糾結於細枝末節而不顧核心、讀那些很容易讀的書、乾重復的工作,看起來也很忙很累,但實際上沒有長進。楊絳先生說的“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是屬於第四象限,而要讓你的才華配上你的野心也是第四象限。

您是哪個象限的人呢?歡迎對號入座!

(本文摘自 一書,該書已經上市)(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