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苏俄“基洛夫核动力巡洋舰”舰炮不放在舰首?

love--333


这问题分两方面。





一方面,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武库舰”概念的舰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舰只。全舰装载了包括20枚SS-N-19反舰导弹、96枚SA-N-6舰空导弹、128枚SA-N-9舰空导弹等在内的数百枚导弹,其中前甲板呈60度角倾斜布置的SS-N-19反舰导弹,其最大射程超过500公里;而SA-N-6的最大射程也达到90公里以上,因此无论防空还是反舰,舰上的AK130舰炮都不是关键主力,更何况基洛夫一般也很少单舰行动,海上低烈度冲突基本也轮不到这个“杀手锏”来处理。所以,就基洛夫所担负的作战任务而言,舰炮是否安装在舰首并没有太大区别,把舰首位置让给更需要的远程反舰导弹是个相对正确的选择。


第二,现代大型军舰主炮一般布置在舰首位置而不设置在尾部,主要是舰尾部位要供直升机平台使用,因此在舰尾部分一般就不再设置舰炮。哪怕是原先首尾各一座主炮的956E现代级驱逐舰,在其后续改进版956EM上,也取消了尾炮而扩大了直升机起降平台等,改善了舰载机使用环境。而基洛夫舰体较大,直升机库采用半潜式设计,因此也有足够的空间在尾部安装主炮,以让出充裕的舰首空间。


深蓝防务


前苏联海军,首先强调的是主战舰艇的火力打击能力,而这种打击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搭载重型反舰导弹上,因此,冷战时期的苏联导弹舰,都是强调大密度的饱和攻击能力,超远程、超音速是其主要攻击模式,也只有这种模式,才能对抗强大的美国海军航母编队以及北约的舰队。在这种情况下,基洛夫舰炮就显的并不是那么重要,而是把最好的前部射界位置让给倾斜发射的“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系统。

基洛夫级巡洋是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仅次于航空母舰,舰上装载超过400枚导弹,是世界上唯一现役核动力巡洋舰。基洛夫级舰载“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系统,共二十枚SS-N-19导弹安装在上甲板,外观看似是垂直发射,实则为甲板下呈一个60°倾斜角度。SS-N-19是前苏联第三代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1.6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高爆战斗部。该型导弹与光荣级搭载的16具巨大的SS-N-12“沙箱”远程舰舰导弹,构成了前苏联主要的攻击航母利器。

舰炮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对岸火力支援,在对抗航母编队时,没有任何发挥作用的余地。另外说一下,火力支援,对陆打击也就是现代级驱逐舰研制的初衷,因此,当年我国引进现代级时,说现代级是航母杀手,实属可笑,在苏联的反航母体系中,根本就没有现代级的地位。


鼎盛成宁


基洛夫巡洋舰是准武库舰,是前苏联设计的用来和美国在远海争夺制海权的,没有对岸攻击需求它装有300枚导弹,没有安装舰炮,只在舰尾安装了630近防炮。它的前甲板都用来安装垂直发射系统了,想想它共带有300枚导弹,且大都装在前甲板,舰首哪有位置安装舰炮,而且基洛夫巡洋舰装有这么多导弹来打击海上目标,又没有对岸攻击需求舰炮就没什么作用了,自然就取消舰炮了,好省出空间来多安装导弹,舰尾的630近防炮也是防空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