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为啥用老骥伏枥来说88式汉阳造步枪呢?

从1896年到本世纪的70年代,这支老枪始终在我国服役,虽然后期只是民兵配备!但是这就是这支老枪的光辉历程!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有历史有故事的老枪

“无军不用,无役不与”就是对这支老枪的最好评价!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女民兵们背的就是汉阳造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女民兵们用的就是汉阳造

第一、身世

1、清末在“洋务运动”进行中,生产自己的步枪始终是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首的革新派的最实际的需求。他们派人专门到德国寻找和洽商步枪生产线。在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时还特意去毛瑟工厂考察。

可惜的是清末的清政府基本都是封疆大吏们各自为政,直隶的李鸿章和湖广的张之洞之间就采购步枪生产线的事情没有沟通,在德国考察的李鸿章本来可以揭穿德国奸商欺骗张之洞的事,如果揭穿了也许就没有“汉阳造”了!

2、早在1889年,在两广总督任上的张之洞就和德国商定了进口当时德国装备的毛瑟1871/84型步枪的机器及附属设置,后来调任湖广后张之洞又听四国外使许景澄说,德国又生产了新的步枪了,就是1888委员会步枪。张之洞认为德国只有毛瑟才有能力生产枪支,所以直接认为这就是老牌子毛瑟的东西!必定很好,再有就是这支枪使用了无烟火药领先世界!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装备1888式委员会步枪的德军

3、1895年历经波折的汉阳兵工厂开业了,开始生产1888式委员会步枪了!因为兵工厂设在汉阳,所以简称汉阳造!

4、1888式委员会步枪在中国制造的同时,在德国已经被批斥的很不堪了!因为他本身就是因为当时德国迫于法国装备1886式"勒贝尔"步枪的压力下才仓促设计定型的一款步枪,因为督造新枪德国还特意组织了一个步枪试验委员会,所以新枪被叫做“委员会步枪”,可是这个委员会坑了德国了!更是间接坑了大清!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1888式委员会步枪

1888式委员会步枪最大的缺点就是爱炸膛,而且这个毛病一支延续的汉阳造。再有就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的生产商都是小厂家,甚至还有私营小厂参与!

5、就在1888式委员会步枪饱受非议的时候,李鸿章去了德国,看了毛瑟工厂正在研制的新枪,也知道了1888式委员会步枪的负面传闻,可是这两个老头没有沟通啊!就这样汉阳造继续生产了!

假设两个老头互相通下气也许我们也能用上真正的毛瑟枪,甚至是98K。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张之洞

6、李鸿章早期在天津建立的制造局也曾生产过老式步枪,那时主要是巨笨的“抬枪”。后来李鸿章放弃了自己生产的念头,主要依靠进口整枪来装备新军!

第二、生产

1、汉阳造正式生产后,由于当时国内的生产力和工人水平有限,所以产量不大,1896年一年才生产了1300支,到1904年时,生产能力才达到了日产50支。

2、在1905年以前生产的汉阳造都是一比一的严格按照原枪生产的,当时的原枪1888式委员会步枪为了防止枪管过热就在枪管外面套了一个厚重的护套。这就是“老套筒”的这称呼的原因!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老套筒

这个护套的生产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国内很难生产,全部要依靠进口。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汉阳兵工厂

3、在1905年后,兵工厂对原枪进行了改造,这时的清政府已经知道自己被忽悠的事了。可是没有办法啊!只好请来毛瑟公司的专家对老汉阳造进行改造升级。

改进后的汉阳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去掉了那个套筒,又根据毛瑟1898的设计,将标尺、通条和护木等部位进行了改造。这也就意味着“老套筒”的生产结束了!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表示最高2000米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因此在以后的战斗中,拿着“老套筒”的战士或民兵都只极其羡慕新汉阳造或其他步枪的使用者的,因为他们手里的“老套筒”比他们的年龄还大呢?

4、由于武汉会战失利,汉阳兵工厂前移到了重庆继续生产,因此汉阳造的枪机刻印也是有所不同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中就是依托这个历史背景拍摄的。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到1944年彻底停产,汉阳造一共生产了110万支左右。

(杜口无言根据资料自己编写文章,直接复制的可耻!)

第三、战斗

1、汉阳造全部装备到了一线进行使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央军装备的绝大多数都是汉阳造,少数地方部队也有装备。当然中央军中的精锐部队后来换装了更好的“中正式”!

2、从清末的清军,到民国建立的军队,到各路军阀,再到北伐、东征,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越南抗美及我们的民兵;连续70多年来,汉阳造始终活跃着他的身影。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湖北新军第一批装备汉阳造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各个型号的汉阳造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校枪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3、据说武昌起义、南昌起义的第一枪都是汉阳造打响的,在英雄纪念碑的石刻中汉阳造的形象被多次刻画,生动的表现的汉阳造的光辉历程!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第四、性能

1、在汉阳造诞生之初不能不说他还是一支领先世界的步枪,但是后来没有及时改造和升级逐渐的落后于世界,最后甚至是有了两代的差别!

2、汉阳造的口径是7.92mm,早期使用的圆头弹,这种圆头弹的初速度低,所以在射程和远距离威力方面表现不好!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漏夹装的圆蛋头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尖弹头

在二战开始后,全世界都在使用尖头弹,尖头弹对于汉阳造来说就是个瓶颈,因为枪膛结构的限制,只有圆头弹能正常的使用,如果强行加装尖头弹会有炸膛的情况频发!

3、汉阳造面临着要么继续坚持圆头弹,要么改造生产线。当时的办法就是两者兼顾。在重庆生产的汉阳造适当的改变了枪膛机构,并采用新的刻印以明确枪支的类别,防止枪弹混淆使用。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搬迁前的老型号38年5月产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搬迁后的新型号39年2月(这也证明的搬迁历时7个月的说法)

老的汉阳造还有继续服役,继续使用圆头弹。换装是不可能的,当时中国没有能力实现枪支的整体换装,一是自己产量限制,二是没有钱进口,就是有钱当时也买不到那么多新枪!

因为新老枪的同时存在所以后勤供给就是个难事了!

4、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供弹具的问题,汉阳造使用的是漏夹供弹,所谓漏夹就是装填时把整个弹夹都装入弹仓,射击完了以后,弹夹的底座才弹出。这种漏夹也是美国M1半自动步枪的专用,不同的是汉阳造的漏夹是从底部弹出,M1的是顶部弹出,并且有“啵”的一声!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漏夹上进下出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漏夹上进下出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八大粒的漏夹弹出

漏夹的最大毛病是一次装填,然后必须打完所有子弹后,才能二次装填。这就要求射手要充分掌握射击节奏!还有就是那个漏夹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军队再缴获汉阳造后就很难获得大量备用的漏夹。只能小心翼翼的加以保护,甚至其金贵程度高过子弹!

很多神剧和正剧中根本就没有表现出这个细节!

5、退壳钩是退子弹壳的主要零件,汉阳造的退壳钩由于技术比较陈旧,导致比较脆弱。短期时间用个七八年肯定没有问题,如果使用10年以上或者射击强度非常大,就容易老化失去弹性。这对于老套筒特别明显,因为老套筒只要能够用到抗战中,普通使用超过35年,退壳钩早已老化。所以一些老套筒经常出现退子弹问题。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尾部有保险扭柄

6、汉阳造的总体性能还是不错的,否则咋存活这么久啊!其射程,威力,精度,重量,养护简易程度,耐用性,都很能满足实战需要。只是太老了,在射速方面差一些!

老套筒没有坚持太久,但是1905年汉阳造和1938年汉阳造还是走过了所有战场!

“老骥伏枥”的-汉阳造步枪!

当年的年画中的汉阳造

第五、记忆

现在很多的影视剧都是一味地追求着视觉冲击,没有仔细研究历史,就胡拍乱拍历史战争剧,枪械的使用既不符合历史!希望能正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