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电影《辛亥革命》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电影《辛亥革命》里革命党手里的汉阳造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农历辛亥年,即清宣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的革命的故事,电影中革命党人使用的步枪正是从1896年开始一直到1944年为止,几乎长达半个世纪的步枪——汉阳造八八式步枪。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汉阳造88式步枪

汉阳造八八式步枪的原形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Gewehr 88或简称Gew 88),由于该枪存在着装弹和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的清政府。基于清政府的洋务派对“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成功地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卖给了清政府。故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为当时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轻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军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各个武装部队的轻武器的主要枪型。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由于该枪的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由于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根据当年在新军第八镇(师)21标的一个士兵回忆,当年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该枪从辛亥革命一直到抗美援朝都一直在战场上使用,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传奇的神话。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汉阳造的基本要素:

口径7.92mm

全长为955mm

全重为3.166kg (不含刺刀)

枪管长为442mm

表尺射程为1800m

该枪的供弹具, 膛线, 膛线缠度同汉88式毛瑟步枪。

88式步枪枪匣铭记

民国22年6月制造

德国M88 7.9 mm 子弹诸元:

弹壳长度: 5.7 cm

子弹全长: 8.255 cm

弹头: 圆头, 金属覆盖

弹头长度: 3.124 cm

弹头直径: 0.808 cm

弹头重: 227 grain

弹头覆盖金属: 铜镍合金

子弹装药: 片状非压缩

装药重: 40.6 grain

枪口初速: 639.78 m-sec (74 cm 枪管)

虽然当时广东已有广东机器局,城外增设步军火局,又在1887年于广州北门外番禺县属的石井墟设石井西局,创建了广东制造枪弹厂,但是规模太小,制枪又多为手工制造,张之洞决定重新购置机器,建设新厂。此事经张之洞与清政府驻俄,德,奥,荷四国大臣以及接任的许景澄的合作下,与德国力拂厂(Ludwig Loewe)商定,购买可日产50杆11MM口径(.43Mauser),毛瑟1871/84型步枪的机器及附属设备。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广东机器局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继任的两广总督李瀚章不愿负担未清的尾款以及将来开办后的经常性开支。在朝野一阵讨论后,张之洞在1890年争取到在湖北设厂,决定因素是湖北大冶县产铁。

1894年4月厂房落成,逐渐开工。到了6月14日,制枪厂不慎引发大火,将房屋及设备全部烧毁。此事由开议至此已达六年,竟落得如此下场, 当时颇有人以为干脆停办。张之洞继续推动建厂之事,并奏议建立配套的汉阳钢药厂,制造钢材和无烟火药。1895年冬,重建完成,正式开始生产。

由此,开始时一波三折的汉阳造步枪,一帆风顺,一直生产到1944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寿命超过了任何一种曾在中国生产过的武器。

汉阳兵工厂生产的记录如下:

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

1901年, 生产步枪2500枝, 马枪316枝。

1902年湖北枪炮局对1895年至1901年生产数量四柱表。造成快枪22500枝。马枪316枝。造成快枪22500枝。马枪316枝。

1904年, 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

1910年的‘湖北兵工钢药厂历年及宣统元年造成拨解实存各项军火表册’, 记载了由1895年至1909年年底的生产总共数量:造成“毛瑟”步枪121974枝、“毛瑟”马枪8062枝。

进入民国之后, 由于北洋政府财务匮乏,又连年战乱,汉阳造的生产非常不规则,多时可达每日200枝,但有时因材料用尽,无力添购,直至停工待料的局面。

1915年时,年生产10000枝左右。

1920年时,年生产18000枝。

根据中国近代兵器工业记载,1912年至1927年,汉阳兵工厂一共生产步枪577982枝;但并未注明该数字由何得出。

1932年时,每月可生产4700枝。

1933年只生产了5800枝。

1934年生产了38400枝。

1937年7月, 抗战开始, 武汉地区立即受到日军占领的威胁, 湖北兵工厂改名为第一兵工厂, 1938年初奉命向后方迁移, 先迁往湖南辰溪, 后枪厂又迁往四川重庆, 1938年7月并入21兵工厂, 1939年1月在重庆复工生产, 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 至1944年停产之产量如下表:

品名/年度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汉式七九步枪 41500 53814 31500 46600 33400 350

参照已知汉阳造的序号, 有日期最早的一把是“乙3H3275”, 日期是21-2。由此算出, 由1A0001至3H3275为593216。减去1909年前的产量, 得出1910至1932年初的产量为463180枝。

原已知序号中印有汉阳兵工厂五角星记, 最高的是"乙4I7654", 日期是26-12。由此算出, 由3H3275至4I7654为274352枝。

最近又出现一把1938年2月的汉阳造, 序号“乙4J6403”, 大约正在迁厂之前制造。因此可以概算出在原址生产的汉阳造大约是:876316把。加上战时21厂生产了207164把, 总数则为1083480。

汉阳造88式步枪设计使用的弹药是88式(Geschoss 88)7.92mm子弹, 其弹径是8.08mm, 后来在1903年采用的S型尖弹, 其弹径为8.20mm, 因此设计使用88式子弹的枪械不能使用尖弹,会有炸膛之虞。现今市面上的7.9子弹,多是较大的尖弹,较小的88式子弹已经列入了收藏品。中国以往称88式子弹为七九圆弹, 其弹头为长圆形,一直到抗战结束仍有大量生产。S型及SS型分别称为尖弹及重尖弹。在美国又称德国88式子弹为7.9x57J, s型及SS型为7.9x57JS。在军阀混战时期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虽然落后了中正式两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枪也落后了一代,但是仍不失为一把结实可靠的步枪。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汉阳造的子弹

电影辛亥革命里的利器——汉阳造,驰骋中国沙场达半个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