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的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原来我是老农


大家好,我是农村来的坐家。


今天和大家探讨,农村的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什么叫做土地流转呢?

首先,所谓的农村土地流转,简单来说就是,农民拥有的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自己拥有的承包权,然后转让给其他农民使用,就像出租出去一样的,是一种经营权的转让行为。


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第一,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第二,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土地承包经营成本高,收益低。

而土地转账之后,承包经营土地的负担减轻,收益相对较高,承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第四,开阔新的旅游区,增加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给予必要的扶持。

旅游业的收入,也是按份额分配给各家的老百姓,就是所谓的分红!


当然,任何事情都像硬币一样,有两面性,至于土地流转也是有弊端的,这个题目主要是说好处的,那关于弊端,我就先不多废话了哈!

感谢大家来围观,期待大家去扩散哈!谢谢大家!


农村来的作家


农村的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近2年,土地流转合村并居成为农村人人谈及的话题,农村地域非常大,南北差距,东西差距都很大,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就几句话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拿我身边已经做完了的情况做个介绍,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这是2个已经合村并居完成了的地方,一个是我们村,另一个是我一朋友家的村,他家离我家30多公里,我家算城郊,他家是纯农村,距离最近的城区就是我们这儿,我们这里已经完成了合村并居,(请参考阅读我的文章《合村并居是好事还是坏事》)这里不再重复了,再说一下朋友那里。

他那里是油田产油区,以前除了到处嗡嗡作响的提油机就是良田好地,他们那里的村子都不大,700-800口人的算大村,大部分200-600之间,2012年的时候,那里是油田单位和当地政府合作搞的合村并居工程,速度很快,到了2014年就基本完成了,他们那里搞得社区非常大,一个社区就上万人,全部是6层居民楼,有的偏僻村子到社区距离有10公里,这样他们的存盘地和可耕地就全部空置了,他们是把这两类地合并做一类来处理的(以租代征),全部归当地政府统一管理,各个村委并到社区统一整编,他们的土地是按每亩800年终结算到人。

和我们这里一样,一次合村并居老百姓变得比以前富有了,情况和我们这差不多,但不同的是我们的存盘地卖了,建商品房小区了,他们的没有,他们的存盘地是和可耕地并在一起处理的,他们的地也没有盖房子,做了2种用途,绝大部分都被大型园林苗木基地租去了,那里年龄大的人都去园林基地打工,年轻的就该进城的进城,该做生意的做生意,反正没有了种地的后顾之忧,那些不能复耕的存盘地,绝大部分搞了水产养殖(他们那有一条“徒骇河”)总之所有土地都有了接手的人,老百姓每年拿到800/亩的土地款,不用任何投入,也都乐得其成。

下面是我的看法;

合村并居之所以变得富有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人们都谈虎色变的土地流转,本来农民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土地的产出剩余价值,相信所有人都清楚,都知道不高,食之无味弃之不甘,国家政策也不允许随便废弃可耕地,但是有很多有资金有能力的人想利用土地做点事业的人,他们也没办法拿到他们需要的地块(主要是面积规模),因为土地分散在各个村子各个农民手里,他们是没有能力摆平成千上万人的需求的,事实上他们也惹不起也不敢惹,土地集中后他们只需要跟当地政府打交道就行,就非常容易实现,由于他们具有资金优势和经营优势,他们的利润远比农民种地高的多得多(无法统计),这样他们赚了外地的钱,回头交了租金,又分到了老百姓手里,实际上等于农民的土地种出了值钱的作物卖给了外地赚回了更多的钱。

而我们村的可耕地是和他们一样的(只是用途不一样罢了,全部盖了小工厂),我们的存盘地实际上是卖给了开发商,开发商建房子卖给了买房子的。而买房子的人绝对比农民富裕有钱,这样财富就从富有的人的手里转到了我们手里,如果没有这种流转,富裕的人的钱就到不了农民手里,农民就得不到实惠,事实上这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缩小了城市农村的贫富差距,(尽管不是全局,仅仅是局部)。

还没有做这种整合的地方的农民非常担忧的问题是,将来怎么办,就是他们将来不租了,谁来接手,谁对未来负责(当然是政府),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在我们这里刚刚开始说合村并居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的担忧,一点也不比别处的人们差,后来想想,土地就在那,宅基就在那,不做这种整合,无非就是住着老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收入且不说多少,啥时候是个头,靠这些盖洋楼,买汽车,娶媳妇,一辈子只有一个困难陪伴一生。

未来几十年会怎么变化,过去的几十年就摆在眼前,发展趋势那都是国家发展大战略的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他的人民过的不富裕不满足,只是能力问题,和时间问题,实际上聪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起跑,回头望去前500年,每一个国家开始兴盛都有100-200年的历程甚至更长,我们刚刚走了40年,路还远着呢,还担忧什么没接手的人么。(当然国家经济发展那是另一属性的讨论话题,这里不做陈述)。说白了,合村并居土地流转就是城市财富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尽管路程很长,几十年再回头看,你就会觉得当初做的没错。由于全国各地差距非常大,我仅仅是说了我们这里,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观念,传统,和价值观,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回头算自己的帐而已。这也仅仅是个人观点,肯定有不到之处,大家看了尽管批评指正。


驿动星期六


农村的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应该有两方面来回答?农村土地流转和30年不变的政策。进一步确立了农村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和义务。今后农村在占用土地时也有了明确的规定,是农民在土地方面的问题更进一步得到了确定。

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近几年来大部分粮食作物增产不增收。农业用品涨价的幅度又非常大,导致了入不付出。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青壮年都进城市打工,农村种地的农民基本老龄化,有的农民根本就没有能力再种地了,又因承包地块小 大型农机无法下地作业,只有老人在家浇地更成了问题,年轻人又大多数不愿回家种田,农村以进了徘徊不前的时代,所以必须把所有的农田集中起来。交由合作社种植,农民按照自己地亩入股,合作社到年底根据入股分红,土地入股以后,小块地变大了,也就能够使用机械化耕作了,这样就有利于大型农机的发挥。合作社可以自主购进种子和化肥,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股份制的进入。农村才能有了新的起点。






平安是福146908304


不改革土地所有制,不改变支农政策,利国利民的土地流转很难快速高质量推进!现提以下见意,望讨论!

根据目前现状,土地集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主,一次性买断为辅。但目前土地宅基地村集体所有制,小农户承包经营严重阻碍了土地集中,城镇化发展。巨额农业补贴漏洞大,种类繁多的农补效益差,按地按人补贴成福利,总之农业补贴存在不合理、成本高、效益低,甚至有的成为腐败的温床,土地集中的减速器,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所以要快速振兴农业,实现民富国强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改变农业补贴办法。对此本人见意如下。

1,首先进行体制改革,土地及宅基地由现行的村集体所有改为乡镇所有。以行政手段,将放弃土地承包权、放弃土地使用权及不愿弃权的土地分别调整集中在一起。取消种类繁多的农业补贴,集中用于赎回农地、农地流转。乡镇以较高价用支农资金赎回进城农户自愿放弃的农地,再将赎回农地以低价出让或发包,其收益归乡镇财政,这样财政有所收益也避免财政投资个别村民受益。有利于农户落户城镇,加速城镇化。搬迁村、空心村的农地山田收归乡镇另行出让转包得以合理利用。乡镇用国家支农资金适当高租金(比如50O元/亩)流转农户农地,再以低廉〈比如200元/亩)租金(甚至零价、补贴),以适当规模(百亩左右为单元)流转租给有意愿有能力的承包人。中间地租差价用支农资金补贴。这样以乡镇为媒,价格统一,双方互信,补贴单一透明,效率高,成本低,土地集中会大大加快。

2,尤先支持大平原宜农基本农田区农村人放弃农地、流转土地,安居城镇。大力推进贫困山川地区农村人放弃农地山田搬迁至城镇定居。对放弃农地按人头地亩补、弃民宅按处补,一刀切、成本低好执行,逐批实施,比如1人弃农田转城补1万另1亩地补1万,一处宅基地补2万,依照先少后多,逐步增加。鼓励资本下乡购买土地经营权。

2,规模化流转的农地必须按国家用地规划管理,尤其是基本农田必须接国家规定种植。比如必须种植适合机械化种植的粮油棉等,限制种树种草种菜等,

3,享受国家补贴的规模化经营者必须适当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贪困人员就业脱贪。这样在有人关照下贪困人员即可发挥能力也可持续脱贫(比政府给点钱,给点羊等有效)。

4,对不愿放弃土地且有能力耕种者可将其承包地调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农补,但鼓励其种植不宜机械化生产、收益较高的的农品!(因大规模土地不种此类农品,其价格会高,不补也收益可观)。

如此推进,兼顾各方诉求,保证各方利益,易推广!望国人参与讨论。

附:振兴农业歌

农村穷,农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补贴多,粮价高,

几亩良田富不了。

要脱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条路。

忙耕种、闲外出,

两项难顾穷跑路。

弃良田,背水战,

创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抛荒`,

规模经营路宽广。

城域广,农村亡,

农家柴鸡变凤凰。

农业兴,农村旺,

国家强盛民富康!


娄一LGS


现在家庭承包制小规模种植的农业模式已经逐渐的适应不了时代的进步了,土地流转势在必行。

  1. 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大规模耕种,便于高度机械化的应用,便于的管理。

  2. 土地流转可以优化种植布局,避免种植过于单一、集中。

  3. 土地流转能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让愿意种地、有实力的人去集中种植,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4. 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的种植能让种植户在市场上更加有发言权,避免了小户种植交易权过渡依赖中间散户收购的命运。

  5. 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的种植有利于推动种植户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本逐步发展高效健康的绿色农业,进一步提升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6. 土地流转能够吸引一大批有技术、有经验、有市场洞察力的优秀人才投入农业生产,有利于推动现代化农业、市场导向性农业的发展。


没有颜值的颜值哥


农村土地流转的好处,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好处,也是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民营资本的投资,给乡村振兴和“田园+养生+养老”等大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大发展,带动大量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在家乡里发家致富。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田园+养生+养老”大产业发展,是关系到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些战略和产业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主要做的是项目总体规划、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而具体项目的推进和落地,靠社会上大量民营资本来投入,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碎片化(分散承包到户),如果不进行土地流转,这些战略和产业项目都无法得到实施。而这些乡村振兴战略和康养大产业项目,实施发展起来了,城里人来农村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养生养老的人就会很多,需要吃住消费,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农村人气旺了,农民在自家开个小饭店、做个小生意、种养一些生态绿色农产品都会好卖。这些落地在自家的公司、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农村人也可以到这些公司、企业去打工或上班,实现在家门口发家致富。

还有就是一些民营企业,要投资大型种养殖农业项目,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才能获得其所需要的土地资源。这些企业落户到农村了,也会带动一些农村人就业。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企业,很多会实施“公司+农户”的发展合作模式。这样就会带动当地农村人的脱贫致富。

第二个好处,可以推动家庭农场、小规模种养殖业发展,让想在农村发展的农村人,具备土地资源条件。

土地碎片化,也制约着想在农村进行种养殖的农村人的创业发展。要想靠种养殖、特别是种植业,实现养家糊口和发财致富,除了要有技术和一定的资金投入,选择了好项目外,没有具备一定的土地规模,是无法实现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要获得这些土地资源,按照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也只有靠土地流转,别无他法了。

第三个好处,就是土地承包人,特别是外出打工或者已经在城市落户的农村人,可以通过将闲置土地流转出去,收取一定的租金或者进行入股,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以上是我的观点和看法。我是无来无去者,一个在农村长大、爱农村,现从事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经营的老大学生。谢谢你的阅读!请加关注,点个赞,让我们今后一起聊聊农村那些事。

无来无去者


土地流转的好处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我个人还是赞同土地流转的,这也是今后国内农业生产的大方向,大农业、大机械化。

土地流转,这是官方的说法。民间的说法就是把土地发包出去收取租金,让承包土地的人经营、种植。

1、土地的流转促进了国内农业从小户型、散户型向家庭农场的方向发展,也带动了新型农机、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

2、满足了一些想种地、能种地、还能种好地的人对耕地不足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荒废、撂荒情况的发生。

3、催生一批农业、农机合作社的形成,使国内大农业、大机械化的发展有了基本的雏形;同时。这些资金相对雄厚的组织对抗种植风险的能力也要比普通的种植户强很多。

4、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流转土地收取流转费用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经营其他的项目以及打工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总体来说,土地的流转对于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以及提高农民的收入来说,还是有利的。并且能够将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多的价值。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土地流转的好处是什么?我就先说一下我看到的,我们当地也有流转土地承包大户,流转的耕地半亩的粮食都没种过,主要搞土豆,天椒,紫薯等经济作物,反正不种粮食,有的承包户没搞一年,人就跑了。向这种流转就没有好处。


土地流转应该由大型集团公司,国企与上市公司来承接,因为这些企业有雄厚的资金,能流转几十万上百万亩耕地。有科学的管理与制度,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真正能将农业做成规模化,集约化与产业化,把农业做深做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土地流转农户可将自己的耕地作为股份入股,农民都是股东,可以在公司搞农业或进深加工厂上班拿工资。农民年终还可得到分红。这样的土地流转既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又能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李彬v3nd


坐标在江西,因为我们这合作社流转有500多亩土地,农村土地流转顺应了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支持。

1,首先,现在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我们这地方,人均不到一亩,如果以传统的家庭种植耕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面积少,产出太低,一年到头算下来,根本不挣钱,就挣了点自己家吃的粮食。

2,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了农业生产,都进入大城市误工,挣的钱比在家一年四季守着一亩地高了N倍,导致于很多耕地出现荒废的状态,没人去种。

3,流转土地,可以形成规模化耕种,作业时可用各种收农机设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4,最重要的一点,提高了收益。从国家层面来说,保证了粮食生产,保证了国家安全,使全国人民有饭吃。







蜜蜂快飞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三农领域创作者,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喜欢在头条看一些种植技术的知识,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里发表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农村土地流转我个人认为利大于弊。

其有利的一面是:

一是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出租承包给技术大户,发挥他们的优势,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益;

二是可以解放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例如可以反聘给承包方得双份收益;

三是可以在农村外出务工,自己发展空间都到进一步提升。

弊端存在一下几点:

一是流转出去时间固定,合约期内一般不能违约回收;

二是流转出去后农民进城后城里开销大,其是否有一技之长支撑自己后续发展。

三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相信自己努力吧朋友!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谢谢大家阅览,如果对小编的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最后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在头条渡过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