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雨果的故居位於巴黎孚日廣場6號,在1832年至1848年期間,他在這裡生活、寫作,留下了大量有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作品的手稿、插圖,還留下了一間他為紅顏知己朱麗葉·德魯埃(Juliette Drouet,名和姓的開頭字母為J和D)佈置的中國詩屋。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雨果故居▲圖片 | 海霞


歐洲名人、貴族的“中國情結”


雨果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情結,他不曾踏入中國,卻熟知中國歷史與中國藝術,並對中國的藝術品十分痴迷,而他為朱麗葉打造的古香古色的中國詩屋,便是他中國情結的體現。

據雨果《根西島記事本六冊》記載,他為裝扮詩屋,曾先後四十八次購買中國藝術品,約花費三千多法郎。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詩屋客廳▲圖片 | 海霞


雨果打造的愛情詩屋,比許多中國人的家庭更具中國風格。中式赭色調、中式傢俱、中式瓷器、中式宮燈、中式床具,以及一大面牆的青花瓷器。每一樣都讓來到這個房間的人目瞪口呆,讚歎連連。

朱麗葉在給雨果的信中說:“我要謝謝你,我親愛的丈夫,你為我佈置如此美妙的房間,不僅使每個參觀者都喜歡,而且將成為一座神殿那樣值得尊重,你的創意跨越了藝術,給每處以特別的感情……這就是說,我必須再次回首,為這濃郁的中國風格、抒情詩一般的屋宇,表達我所有的崇敬。”

這間雨果打造的中國詩屋裡,有無數文人藝術家穿梭往來,拉瑪丁、大仲馬、梅里美、福樓拜、喬治桑、巴爾扎克、柏遼茲等,可以說,這裡是“十九世紀上半期法國文學的客廳”。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雨果對中國的情結很深,深到一間愛情詩屋都放不下。他是一個真正從內心熱愛著中國文化與華夏文明的人。在他得知英法聯軍燒燬圓明園,大肆搶掠中國珍寶後,雨果悲憤地站出來痛斥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並指責自己的國家與英國都是強盜,是野蠻人,要求侵略者立即歸還文物,並寫有書信一封。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部分譯文: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

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從前他們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不同的只是幹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手稿▲


歐洲名人、貴族眼中的“青花瓷”


雨果的愛情詩屋內中國元素頗多,但唯有中國的青花瓷是他的至愛。在詩屋客廳的一大片牆面上,鑲嵌著他多次購買來的青花瓷,許多架子上,也擺放著青花瓷。

每一件青花瓷都讓雨果倍加重視,甚至雨果把每一件青花瓷都比作“中國”。一次女僕不小心打碎了一隻花瓶,雨果心痛萬分,為此寫了一首詩《跌碎的花瓶》:“老天啊,整個‘中國’在地上跌的粉碎!”

雨果還把青花瓷比作美麗的少女,並作詩曰:

你來自茶國的小妹做的夢又奇又美天上有座大城崔巍中國是天城的城郊姑娘,我們巴黎昏暗你在尋找,天真爛漫尋找金碧輝煌的花園以及孔雀開屏的奇妙你笑看我們的天頂有小矮人高高興興對你的瓷白色眼睛把純潔的藍色輕描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青花荷蓮大碗▲圖片 | 故宮博物院


在歐洲,大文豪雨果對中國青花瓷的痴迷與重視其實是一種常態。早在很久以前,歐洲名人、貴族及各階層就極其痴迷中國文化與中國瓷器,以廳堂擺放中國瓷器為榮,以收藏、展覽中國瓷器為風尚。

據說十八世紀初,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舞會時穿著中國式服裝,坐在一頂中國式八抬大轎裡出場,引得全場一片豔羨;葡萄牙有位王室成員極度熱愛青花瓷,將斥巨資購得的261件青花瓷嵌在了房頂上,每日抬頭就能看到,其壯觀景象令人瞠目結舌。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鑲嵌有261件中國青花瓷的葡萄牙王宮天花板 ▲

圖片 | 程庸

歐洲名人、貴族對青花瓷的喜愛


一、瘋狂購買青花瓷


據國外有關檔案資料的統計:

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間,販運到歐洲的中國瓷器達二千萬件,主要包括明清時期的青花、五彩及廣彩瓷器。

雍正十二年運銷瓷器六萬八千件。

乾隆三十九年運往英國的瓷器約四十萬件。

乾隆十五至四十六年運銷瑞典的瓷器達一百一十萬件。 ……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青花花鳥紋蓋罐▲圖片 | 故宮博物院


二、青花瓷是歐洲王室與貴族的心頭好

中國瓷器傳入歐洲以後,立即受到各國王室、貴族及各階層人士的喜愛。而青花瓷成為眾多瓷器中的佼佼者,成為他們的珍寶。有一首詩歌如此吟誦:來啊,觀賞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絢麗,它來自一個新的天地,從未見過如此優美的藝術。多麼誘人,精緻超俗,來自中國,它的故土。

1、把青花瓷當作彰顯身份的象徵。在歐洲,青花瓷的價格非常昂貴,但仍一瓶難求。每每傳入就被王室、貴族搶購一空。

他們在宮殿、邸宅、陳列室中都有擺放青花瓷,以顯示身份的高雅,同時也作為王室的財產,加以炫耀。

據有關記載:西班牙皇宮收藏的三千餘件中國瓷器中,大部分為青花瓷;葡萄牙著名的新特拉王宮內有一間貼滿了青花瓷的主廳,而葡萄牙王后的財產清單中,中國瓷器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最愛青花瓷,1670年建立凡爾賽宮,後在宮內修建托里阿諾宮,該宮內以陳列著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國青花瓷器而著名。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2、把青花瓷列為貴重禮物。 簡單來說,青花瓷是歐洲王室之間相互饋贈的最奢侈的國禮,是公主出嫁時極高規格的嫁妝,更是王室貴族拿來炫富的對象。

3、模仿中國青花瓷。由於中國青花瓷價格昂貴,且產量稀少。引發了歐洲王室層的創作慾望,各個國家決定架起作坊仿製青花瓷。其中以荷蘭“皇家代爾夫特”廠為其中的佼佼者,號稱“代爾夫特藍”,而他們做的青花瓷,現已成為荷蘭的國寶和特產。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荷蘭青花瓷 代爾夫特藍▲


中國青花瓷,珍貴,真貴!


中國青花瓷之珍貴,讓世界為之沉醉;中國青花瓷之昂貴,令各國王室為之心碎。

當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建立中國瓷宮的時候,因為多次購買青花瓷,國庫頻頻告急。

還有一個更瘋狂的薩克森王國國王——奧古斯都二世。1717年,他為了娶到愛瓷器的王后,不惜以600名貼身衛兵與好鄰居普魯士國王換取他收藏的127件中國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瓶。這些以衛兵交換的青花瓷至今還陳列在德國德累斯頓茨溫格爾宮博物館中。


之所以說奧古斯都二世瘋狂,是因為根據他遺存至今的收藏清單統計,奧古斯都二世收藏的頂峰時期,擁有的東方瓷器多達24100件,他專門修建了中國宮和日本宮用來擺放這些瓷器,自己編號入庫。因此他被後人稱為

“東方瓷器最優秀的收藏家之一”。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奧古斯都二世▲


中國的稀世珍寶——元青花

2010年,元代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圖罐被美國古董商以2.3億人民幣價格拍得,創下歷史上中國文物乃至亞洲藝術品最高拍賣記錄。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圖罐▲

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2011年,又一件元青花在澳門中信拍賣公司拍出8.4億

(港幣)高價。這款元青花與中國禁止出國的文物“蕭何月下追韓信”極其相似。據文物專家介紹,這件元青花共有三件,一件存於南京市博物館,另外一件下落不明。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曾有業內專家估計,南京博物館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如果出現在拍賣市場上,至少價值10億。而價格昂貴的原因有四點:

一、用料上乘,採用了名貴的“蘇麻離青”鈷料。

二、題材稀有,帶有人物故事圖案的元青花極其少見。

三、藝術價值極高,在制胎、繪畫、燒造等方面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四、如此體型的青花大器極其難燒,出窯成品率極底。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元青花 蕭何月下追韓信▲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渾圓,下腹部瘦長,平底;通體繪有青花紋飾,整件器物造型端莊,胎質潔白緻密,青花髮色蒼翠濃豔;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為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槳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紋飾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繪有象徵“身份尊貴、帝王之氣”寶蓮紋,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青花雲龍雙耳爐▲ 圖片 | 故宮博物院


中國青花瓷對歐洲名人、貴族的影響,可以說是開創性的。中國瓷器未傳到歐洲之前,絕大多數家庭使用的都是粗劣的陶器、木頭碗,極少數貴族使用銀器。而由於餐具的限制,歐洲社會各階層都是用手抓飯吃。中國瓷器進入後彌補了銀餐具的不足,歐洲貴族餐桌禮儀才變得高雅、藝術。

後來,歐洲人開始學習中國人喝茶,講究茶器與茶道,並深入研究中國文人雅士的生活。這種中國風的西行對歐洲的影響延續了幾百年不止,尤其對法國影響深遠。

美國瓊斯·德尚的《原來,我們的生活很巴黎》稱:“事實上,想了解法國奢侈品改變風尚的原因和方式,以及新的一類古董奢侈品包含哪些物品,關鍵要知曉17世紀末流行全歐洲的東方裝飾風。”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裡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有來太極生。

—— 清代 龔軾

一件青花瓷,讓全世界為之沉醉,讓歐洲貴族爭相搶購,並當作炫富與彰顯身份的對象,恐怕是我國古人沒有想到的。或許這就是國有界,藝術無界,一如雨果說的那句話:“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中國花園/布歇/1742年▲


風靡歐洲貴族朋友圈的青花瓷,竟讓王室成員嵌了261件在天花板上

中烏木漆片畫櫥櫃▲


法國著名傢俱大師讓·亨利·裡茨內爾,1783年為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製作。


注:本文部分圖片源自互聯網,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