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子洲县马蹄沟的由来!

子洲县马蹄沟的由来!

子洲马蹄沟这个镇为什么叫马蹄沟呢,他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嵩山虎头峰和万岁峰中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沟,沟口有两块磨盘大石头,石头上各有一个圆坑,形状极似马蹄,当地群众把这两个坑称做“马蹄坑”,把这两块石头称做“马蹄石”,据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马蹄印。

相传大禹骑的马是神马,它力气很大,跑得快,能翻山过河,大禹靠它渡过了许多难关。神马的耳朵还非常灵敏,能辨别风声的大小,会预测气候的变化。每当快起大风时,它便停蹄不走,张着嘴,望着主人,“咴,咴,咴”,大叫三声。

据说大禹治水是先治外地的洪水,而把家乡嵩山一带放在了最后。大禹在治理完家乡颍河的洪水后,正准备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一则从感情上弥补一下妻子涂山姚,二则也好教育教育小夏启。谁知大禹刚刚在家待了三天,就有消息传来说嵩山北麓的黄河又开始泛滥,荥泽大浪滔天,洪水四溢,如果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大禹就和涂山姚再一次告别,涂山姚看着大禹心急火燎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气恼地说:“哎,你真是麦秸火脾气,说走就走,嵩山这么大,难道你能插翅膀飞过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禹心想:是啊,如果能一下子飞过嵩山,就可以节省好多时间。

大禹摸了摸神马的头说:“你能驮我飞到嵩山北麓吗?”谁知神马点了点头,这下大禹高兴坏了。于是,大禹就骑着马走出了家门。

大禹想先看看荥泽的水势,就来到了草岭坡下,正准备驱马飞过嵩山,谁知神马停步不前,“咴,咴,咴”叫了起来,一会儿便刮起了大风,逍遥谷里黄沙漫天,迷住了神马的眼睛,大禹只得勒转马头,退了回来。风停之后,大禹又骑上神马准备一跃而过嵩山,谁知神马又停下来,“咴,咴,咴”叫了起来,大禹一看西天浓雾滚滚,浓雾一下子就把少室山裹了个严严实实,一会儿太室山也大雾弥漫,使神马看不清东西南北,大禹只好耐住性子,掉头而回。

等了好长时间,大雾终于散去。俗话说,事不过三。大禹拍了拍马头说:“加一把劲儿,这次一定要飞过去!”神马明白主人的意思,点了点头,仔细瞅了瞅地势,发现虎头峰和万岁峰中间山沟沟口有两块巨石,立刻昂起脖子,前蹄便踏了上去,大禹也屏息敛气,紧紧抓住马缰绳,然后神马前蹄踏着巨石,后蹄一蹬,纵身腾空而起,用尽全身力气,飞过了嵩山,平安落到了嵩山北麓。

因为神马使劲儿太大,一对前蹄在巨石上蹬出了两个马蹄窝,后来人们就把这两块石头叫做马蹄石,把这条山沟称做“马蹄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