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没有标准跑姿,但是有错误跑姿,你跑错了吗

关于跑姿,各种流派说法不一,即便在高水平运动员中,跑姿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大众跑友而言,就有可能造成困扰,究竟是学习某一种跑姿技术?还是模仿优秀运动员的跑姿?究竟有没有标准跑姿一说?

没有标准跑姿,但是有错误跑姿,你跑错了吗

跑姿的合理性

无论怎样,良好跑姿的目的就是取得最佳生物力学效果—也即能耗最少和效率最高,围绕这两点,姑且不说最佳跑姿,合理跑姿应该是有的。合理跑姿四要素包括:

1. 头部正直,躯干挺胸收腹并略微前倾;

2. 以肩为轴心,自然前后摆臂,摆臂不要越过身体正中线;

3. 着地点靠近臀部下方,即重心投影点,同时着地轻盈;

4. 适当控制步幅,步频180步/分最佳。

跑姿和速度的关系

如果说中长跑跑姿与短跑跑姿不同,大概大家都不会有什么疑义。但即使中长跑,不同配速下跑姿也略有不同,对于这一点,大家怎么看?对于跑姿,不能僵化机械地理解为中长跑无论速度快慢,就一个固定的跑姿,而是应当灵活变通的理解跑姿,也就是说抓住跑姿的关键原理即可。

没有标准跑姿,但是有错误跑姿,你跑错了吗

寻找适合自己的跑姿

例如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几乎都采用前脚掌落地跑法,非洲运动员中尤为明显。前脚掌落地是一种更专业、更实效的跑法,具有很多优点,也有利于提高速度和减少损伤。但是这对于大部分普通跑友来说并不适用。

前掌跑法对速度和节奏的要求更高。虽然前掌跑法有利于速度和效率提高,但反过来跑的速度和节奏越快,就越容易实现前掌着地。普通跑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或者没有一定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盲目地模仿前脚掌着地技术反而可能导致肌肉发僵,同时也增加受伤风险。

说直接就是由于每个人的速度、肌力条件不同,没有必要非得学习大神的跑姿,适合猎豹的姿势,不见得适合羚羊,如果不适合自己的,再好看、再标准也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标准跑姿,但是有错误跑姿,你跑错了吗

错误跑姿要防御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跑姿需要一个漫长积累实践和改正的过程,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点普通跑者普遍的跑姿错误,让大家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跑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步频过慢,迈步太大

很多初跑者最容易忽略步频的问题,总觉得双腿倒的慢一些更省力,但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双腿受力时间的长短。

专业运动员的大步幅是由腰腹的左右旋转推动的,腰腹力量越强大,步幅就越长,所以如果想实现大步幅,就要从核心力量下手。

上半身僵硬,动作不协调

一个跑步初学者,最难做到的就是在跑步途中让全身放松,尤其是上半身的放松更是不容忽视,有很多初跑者紧握拳头,上身极度不自然,这也是造成伤病的原因,而且时间长了,对自身的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

在跑步途中,不管疲惫与否,都要尽力保持上身的位置,不要低头跑,不要后仰跑,尽力将头部放到自身感觉最正确的位置,因为有很多时候,由于长时间的跑步,我们的身体会随着疲劳自然产生动作变形,而在这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持标准的姿势。

重心后坐或前移,整体摇摆不定

任何一种重心的偏差都会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力,膝盖伤很多情况下就是没有控制好重心造成的,而重心的不稳很大程度的原因也来自于臀部肌肉力量的不足,经常做深蹲,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不足,同时,平时一定要抽时间做力量训练,这样才能保证跑步姿势的标准和稳固。。

另外,跑步时,膝盖应与臀部必须对齐,不要向内弯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