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孟巖:通證經濟是實現數字經濟相對溫和的道路

10月19日,在騰訊第一期數字轉型策略會上,數字資產研究院的副院長孟巖發表《從物權到數權:產業區塊鏈的思考與實踐》的主題分享。

孟巖指出,儘管當前有很多人在嘗試研究區塊鏈,國家也出臺政策鼓勵發展區塊鏈,社會上給區塊鏈以很高的榮譽。然而,在某些場景下,真正使用了區塊鏈之後,人們發現用了以後也沒有解決什麼問題,或者說解決的問題總是那麼不痛不癢。有一些區塊鏈項目,政府投了錢,開發出來之後就靜靜的趴在那裡,一點用都沒有。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區塊鏈到底能解決什麼問題?

在幣圈從業者來看,如果允許區塊鏈來發行數字貨幣,允許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來管理數字貨幣和此後的一系列問題,所有的質疑似乎都會煙消雲散。問題在於這種做法太激進,而且很多做法很出格。

鏈圈從業者就很乖,採用合規的方式推廣區塊鏈,然而總有一種抓不住痛點的感覺。

孟巖指出,幣圈和鏈圈走的兩條道路其實也是反映了數字經濟的兩條道路。

當前,人類社會正處在從傳統的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的過程當中,在高度發達的數字經濟社會,各種各樣的資產、票據和權益都用數字方式表達,而且人們的交易行為全部在數字系統裡面運轉。

數字經濟核心特徵表現在:首先,不再以生產為中心,而是以交易為中心。其次,以原有的物權、債權體制轉向“數權”體制。再次,現有組織會從公司體制轉向互聯網上自由加入、自由撤出的靈活動態的自協作組織。最後,貨幣制度可能會發生多級的信用度、信用範圍、流動性不同的體系,不再是單一的大一統的體系。

尤其是“數權”的概念,孟巖指出,這是一種憑藉可信數字證據自動觸發、或請求其他利益主體採取相應行動的權力。

而如何積累可信的數字證據,從而產生數權?孟巖認為目前最成熟、最可信的基礎設施就是區塊鏈。

鏈圈和幣圈的人們在使用區塊鏈產生數權同樣出現了兩條路線。

鏈圈的做法,就是積累了數字證據之後,還是跑到客戶、金融機構、法院那裡請求既有的權力主體基於公司積累的數字證據採取的相應行動,不管是法官的判案還是金融機構的貸款發放、還是客戶的採購行為。

孟巖認為,鏈圈是改革和溫和變革的路徑,本質把區塊鏈當成可信的數據庫或者是分佈式的可信賬本,為金融機構、司法機構等採取行動來提供可信的數字證據。

“在這一端,所有企業協同起來,在區塊鏈這樣一個可信基礎設施、可信分佈式賬本上積累一個數字證據鏈,拿著這個數字證據鏈找現有的權力機構、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司法機構,請求他們採取相應的行動,比如給我們批文、發放貸款,比如消費者採購我們的商品,比如法官判出對我們有利的結果。”

幣圈採取了更激進的態度,既然數字證據都收集到位了,何不直接改變貨幣的發行機制,重新基於數權分配鑄幣權?這種做法改變了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邏輯。孟巖認為這種做法可能會遇到問題。

孟巖在鏈圈和幣圈之間做了折衷,採用通證經濟的路線。

這種做法,表面上是把企業經營活動當中收集的數字證據凝結成通證,並且用系統支撐它的運行。但實際上還是請求銀行、法院和現有的權力機構做出最後的價值支撐、承諾或者判決。

因此是相對溫和的道路。

孟巖表示,通證經濟並沒有那麼離經叛道,本質上只是在鏈圈的邏輯往前稍微走了一步。孟巖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我們把數字證據凝結濃縮成通證,就好像你在戰場上殺敵、炸碉堡,取得了很多戰功,最後凝結為一個功勳章。當別人在路上看到你的軍功章的時候,不需要知道你在戰場做了什麼都會對你有自發的尊重。”

孟巖最後提到,不管是產業區塊鏈、數字貨幣和通證經濟,實際上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為了實現真正的高水平的數字經濟在努力,只不過採取的路徑和方式不同。

想要進一步瞭解通證經濟,那就來由巴比特主辦的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吧,孟巖老師會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