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雷諾不減持日產股權,“連續劇”何時才能完結?


雷諾不減持日產股權,“連續劇”何時才能完結?


年度“分手大戲”雷諾與日產,再一次迎來了“劇情”更新。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公司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可能會促使其減持日產汽車公司的股份,以保持其資產負債的平衡。但在本月22日,雷諾公司董事長塞納德表示,降低雷諾在日產的持股比例不在議程上,同時也表示,“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雖不減股,但也“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如此模稜兩可的說法,是真不能減,還是還未到減的時間?從目前雷諾所面臨的困境來看,難以逃脫的“跌跌跌”,似乎將會成為壓死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雷諾不減持日產股權,“連續劇”何時才能完結?


據雷諾集團公佈的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574.2億歐元,同比微降2.3%;營業利潤同比下滑6.3%至36.1億歐元,營業利潤率下降0.3個百分點至6.3%。冰冷的數字刺痛著決策者的心,在本月17日雷諾進一步下調了其2019年的營收預期和盈利預測,並表示集團營業利潤率應約為5%,而不是之前預期約為6%。

但從近期雷諾公司董事長塞納德與法國媒體採訪的內容來看,雷諾似乎還是想要一直“死扛”,並表示“我的目標是在2020年讓聯盟再度發揮作用。如果到了2020年我們沒能挖掘此聯盟的所有潛力,無論對於我個人還是對於我們的團隊來說,我都會將它視為是一次失敗。”


雷諾不減持日產股權,“連續劇”何時才能完結?


短時間內讓“冷戰”已久的聯盟發揮作用,難度不小。日產在扮演了20年的“全球公民”角色後,日益希望重新確立自己的身份。眾所周知,雷諾持有日產43.4%的股份,但是日產卻只持有雷諾汽車15%的股份,且這些股份不具備投票權。常年被當做“利潤奶牛”的日產,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其業績都好過雷諾,而在技術研發、工廠、供應商甚至是客戶關係上都一起共享的二者,股份佔比大的雷諾都是最大獲利者。

長期以來的壓制,使得日產想要雷諾減股的想法自然是愈演愈烈,在此前雷諾與FCA的合併談判過程中,一直處於著“消極”態度的日產董事長西川廣人就曾公開表示,如果FCA與雷諾完全合併,日產將需要重新考慮與雷諾的聯盟關係,並施壓於雷諾用減股的方式以換來其同意雷諾與FCA的“聯姻”。

回看減股“爆炸點”的源頭,是從被認為是“拯救了日產”的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因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東京地檢特搜部逮捕,致使日產管理層及全球的經營業務長期處於不穩定的氣氛當中,各類被“遮羞布”掩蓋的問題也隨之完全暴露,雷諾和日產的鬥爭也自此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雷諾不減持日產股權,“連續劇”何時才能完結?


但時間僅剛過一年,隨著近日以修復聯盟為己任的日產CEO內田誠上任,以及雷諾“閃電換帥”之後,聯盟內部的風向開始變化。有媒體報道,內田誠自2003年加入日產後,一直在討好雷諾,內田誠曾與雷諾在聯合採購方面進行了合作,這也是內田誠在“內鬥”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而在其上任之後的首次內部講話中,內田誠就強調,“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對業務竭盡全力”是日產的當務之急。

“白熱化”階段消逝得有些過快。近似於“狂熱”的求和動作,作為一個骨子裡就不想被管控的日本車企,是真想要修復關係,還是說想借助雷諾的力量進一步施壓並壯大從而達到擺脫管控的目的?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後戈恩時代”,日產已然不是那個閉著眼睛就可以盈利的大戶,現在想要脫離聯盟無疑是自己斷掉可以汲取的“養料”,“休養生息”式的穩固自身發展才是當務之急。今年9月,日產前CEO西川廣人下臺後,高層動盪使日產汽車陷入業績下滑的泥沼之中,其全球業務也有所減弱,為了恢復盈利能力,日產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雷諾-日產聯盟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