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澳門迴歸20年,"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

伍俐斌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教授

今年是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在國家的幫助和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政通人和,實現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蓬勃發展,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

澳門各項事業取得重大發展成就

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得到確立,運行順暢。迴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依法順利舉行了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和六屆立法會選舉。歷任行政長官嚴格履行了憲制責任,在特別行政區地方治理中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行政主導得到全面貫徹和落實。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依照基本法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形成了健康有序的互動關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嚴格遵守基本法賦予的司法職權,有效維護了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和澳門法治。

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199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僅為518.72億澳門元,政府財政盈餘僅3.2億澳門元。201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已高達4447億澳門元,是迴歸初的八倍多,當年財政盈餘538.7億澳門元。截至2019年9月底,澳門財政儲備總額高達6273.5億澳門元。人均GDP從迴歸前的1.5萬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8.3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澳門迴歸20年,

經濟的繁榮為特區政府不斷改善民生奠定了堅實基礎。迴歸以來,澳門社會保障制度漸趨完備,居民幸福感不斷提升。澳門的失業率從1999年的6.4%下降至2018年的1.8%,基本實現全民就業。澳門居民人均壽命達85歲,居世界前列。特區政府自2005年開始向年滿65週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發放敬老金,至2018年時已達到每人每年9000澳門元。自2007/2008學年起,澳門開始全面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自2008年開始,澳門實行現金分享計劃;在2019年施政報告中,澳門特區政府決定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10000澳門元,向非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6000澳門元。

法治建設成效卓著,澳門特色的法律體系逐步形成。迴歸前,澳門法律體系殘缺不全,以適用葡萄牙法律為主,本地立法嚴重不足。迴歸前夕,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澳門原有法律進行了大規模清理,共審查了975個法律和法令。迴歸後,澳門特區政府繼續對原有法律進行清理和適應化工作;澳門立法會積極依法履行立法職責,截至2019年9月,共審議通過289項法律,其中新增法律190項,修改法律99項,逐漸形成了具有澳門特色的本地法律體系。

對外交往取得重大成就。澳門在迴歸前僅具有極為有限的對外交往能力。迴歸後,澳門基本法授予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締結國際協議、參與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等方面的廣泛的對外交往權限。截至2018年年底,澳門以“中國澳門”名義在貿易、科技、民航、司法協助、稅收、投資保護等領域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了數十項雙邊協議,澳門參加的國際組織從迴歸前的51個增加到110餘個。

澳門還主辦了大量區域性、專業性國際會議或國際活動,如世界旅遊組織部長級會議、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會議、第四屆東亞運動會等。在國際會議協會(ICCA)2019年公佈的排名中,澳門名列全球第71位,亞洲第17位,反映出澳門對國際會議活動已具有較大競爭力和吸引力。

澳門迴歸20年,

“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主要經驗

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有機整體,包括“一個國家”和“兩種制度”兩個部分,在二者關係中,始終居於主導地位的是“一國”,“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澳門迴歸以來,澳門社會各界堅持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正確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係。特區政府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將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與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澳門特別行政區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和履行主體責任,在2009年依據基本法第23條制定了《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在2018年成立了以行政長官任主席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堅持打造以愛國愛澳者為主體的管治隊伍。澳門特別行政區歷任行政長官和政府主要官員,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主要負責人都由愛國愛澳者出任,建立了以愛國愛澳者為主體的管治團隊。201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後,澳門特別行政區未雨綢繆地主動修訂立法會選舉制度,增加“防獨”條款,明確規定立法會參選人必須擁護基本法,效忠澳門特別行政區。

重視愛國教育,著力提升澳門居民的國家認同和愛國精神。澳門社會各界積極推廣普及基本法,致力於培養愛國愛澳門精神的傳承者。2001年,在原“基本法協進會”的基礎上,“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正式成立,目前已有會員500多人。協會以學術座談會、研討會、培訓班、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向澳門市民宣傳推廣基本法。

澳門迴歸20年,

澳門在《品德與公民》教材中設置章節講解憲法和基本法,在澳門所有中、小學普及使用。憲法和基本法課程也是各大學的通識課程。2017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國歌法》列入澳門基本法附件三後,澳門很快修改了《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和保護》本地法律,確保國歌法各項規定在澳門得到貫徹實施。

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與內地的互利合作。“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的繁榮穩定。國家在“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中專章闡述了支持港澳發展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又提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港澳與內地的互利合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港澳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澳門充分認識到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現實需要和重大意義,堅持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紮實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為澳門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總之,我們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只要堅定不移地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的制度優勢,澳門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責任編輯:樂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