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國內主流機構投資風格:潛伏、抱團、互砸、以及持倉關鍵節點特徵

個股機構持倉高位,互砸,為業績排名落袋為安需求,階段性影響力比較大:

作為國內的主流機構,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其中主要是公募基金,有很強的訴求來做年底業績排名,這就導致一點,機構票年底開始互砸模式,因為砸了你的票倉,我的淨值同比就比你的高,所以寧願早砸不晚砸,這就涉及哪些機構重倉票,若上漲太多,很容易成為被砸的對象,比較典型的有我武生物、康泰生物、還有到了階段頂峰的愛爾眼科和恆瑞醫藥,這個時候砸更多不是不看好,而是年底業績排名的訴求,我早落袋早完事,咱業績比完了,我再買回來。

國內主流機構投資風格:潛伏、抱團、互砸、以及持倉關鍵節點特徵

抱團:

抱團一般出現在上市若干年的成熟白馬股,比如海天味業、恆瑞醫藥、愛爾眼科,以及新上市的次新潛在白馬股,比如日辰股份。前者抱團追求確定性的未來,現在買貴了後面也會憑藉業績漲回來,後者抱團首先是由於籌碼鎖定,其次是由於確定性。

國內主流機構投資風格:潛伏、抱團、互砸、以及持倉關鍵節點特徵

潛伏:

機構或越來越多機構潛伏,是牛股形成的一個必要條件,這也是作為籌碼集中度的一個指標,簡單的說,就是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在做,容易形成一致共識。通常容易從底部走起一年1-3倍的趨勢,比較典型的就是立訊精密,是機構重倉的愛股,今年篩選的標的裡面,中南建設是其中之一,這一點陸續可以關注機構重倉度,人均持股數指標。

國內主流機構投資風格:潛伏、抱團、互砸、以及持倉關鍵節點特徵

持倉的關鍵節點:

業績前瞻預期好,比如年報預披露,一季報、半年報、最差是三季報。比如2020年業績高增速預期,很可能就在前面把預期一併給到,到時候就可以提前收穫了。

一般而言,只有機構認可度越來越高的票,才有望成為大牛股,最開始可能沒有那麼多機構認可,但隨著機構認可度的提升,持倉越來越多,那麼上漲的動力逐步提升,直至透支業績,達到歷史高分位處。機構抱團的票,往往至少會有階段性的好表現,上漲幅度也非常可觀,簡單的說就是主流資金認可的標的,才有大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