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瀘州老窖大單品策略遭差評

轉自:北京商報

旺季淨利下滑 資本市場失意 競爭優勢削減

瀘州老窖大單品策略遭差評

1月6日,瀘州老窖開出新年罰單,對旗下兩家經銷商因違規使用包裝處以40萬元罰款,這是繼企業推出大單品組合拳之後首次針對經銷商的罰單。據悉,大單品策略的影響遠不及此,日前,中金公司調低瀘州老窖的評級到中性,其中大單品策略便是此番調低企業評級的始作俑者。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瀘州老窖著力推進大單品系統,故嚴格管控經銷商包裝使用情況。但由於企業的中低端產品佔比較大,推進大單品戰略如一柄雙刃劍,在聚焦資源的短期必然會影響公司業績收入。

瀘州老窖大單品策略遭差評


銷售旺季現淨利環比下滑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瀘州老窖2015年度業績預告發現,公司全年盈利13.37億-14.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70%。據財報數據顯示,去年一二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為5.4億元、4.81億元、3.02億元,四季度則為0.14億-1.73億元。

據瞭解,瀘州老窖開發條碼最低每年30萬元,這部分收入之前是企業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有報道稱,瀘州老窖的總經銷條碼數曾達7000個之多。近日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瀘州老窖將條碼從3000個下降到900個。

與此同時,瀘州老窖發佈的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去年高、中、低端產品的收入佔比分別為20%、30-40%和40%,其中中低端產品佔據公司銷售收入總額近80%。然而瀘州老窖之前砍掉的開發品牌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的價位,也正是企業銷售的主力價格區間。蔡學飛指出,瀘州老窖大量清理中低端條碼,即捨棄了部分三四線城市和村鎮市場,勢必影響公司的營收和利潤。

與以往嚴控經銷商品牌浮於表面的做法不同,日前瀘州老窖對經銷商開出鉅額罰單,針對瀘州窖酒傳奇酒類銷售有限公司、瀘州老窖柒泉原漿酒銷售有限公司予以通報批評並處40萬元的處罰。據瀘州老窖博大公司內部人士透露,處罰原因是以上兩家公司違規使用產品包裝。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瀘州老窖嚴格管理產品包裝,鐵腕處理經銷商違規行為,是為了清理開發品牌,推進大單品戰略,提升核心單品的消費者認知度和美譽度。

評級下調致資本市場窘境

據悉,中金公司針對瀘州老窖近期狀況發佈的研報顯示,由於瀘州老窖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產品提價後整體競爭優勢不明顯,下調了2016年盈利預期12.7%,並調低評級至“中性”評級。

該報告指出,在高端市場,瀘州老窖的核心單品國窖1573的定價缺乏競爭力,渠道利差不足以帶來強勢增長。中低端市場面臨著天之藍、劍南春、水井坊、酒鬼酒以及區域強勢品牌的擠壓,窖齡酒主推250元的60年窖齡缺乏品牌基礎,競爭壓力仍然較大。特曲經過控量提價需要達到180元價格才能實現經銷商微利,不屬於主流市場消費價位,放量難度較大。

除此之外,該報告還特別提出,瀘州老窖2016年費用投入將繼續加大,特別是銷售人員投入和終端費用會繼續增加。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白酒市場正處於深度調整期,資本市場對於白酒企業的金融預期呈走低趨勢。中金針對瀘州老窖調低評級的根據是企業近期的綜合情況做出判斷,由此或將引發企業的股價、業績、融資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

逆勢提價削減競爭優勢

據悉,瀘州老窖近日密集對旗下產品上調銷售價,其中涉及到百年、特曲、頭曲等多款酒品。在此之前,瀘州老窖已經陸續宣佈將瀘州老窖頭曲、老頭曲、六年頭系列等產品價格以不同幅度上調。

中金公司的研報對瀘州老窖的頻繁提價表示並不看好,“整個行業競爭加劇,價格競爭的重心在下移,公司逆勢提價策略不符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單方面解決自身渠道大規模推廣的費用來源問題,在收入增加同時費用補貼同步加大,可持續性不強”。

蔡學飛則表示,瀘州老窖主要是泛全國品牌,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是以數量換效益的典型企業,這一類企業對應的消費人群特點是價格敏感型,可替換產品多。所以現在採取大單品策略所冒風險很大,一旦企業後續營銷策略未能及時跟進,導致消費者活躍度下降,便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業務。

事實上,在白酒深度調整期,白酒企業之間競爭極為激烈,酒企直接把控價格已經很難適應行業的發展。有業內人士指出,瀘州老窖現主要集中於五大核心單品系列,但產品之間仍然存在同價位競爭現象,公司此時提價未免操之過急,可以待產品理順後再進行價格調整。現在經銷商壓力都較大,此時上調購貨價、出廠價,將加大經銷商的壓力,若銷量上不去,經銷商很有可能轉而代理其他酒企產品。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漲價在短期肯定會經歷陣痛,消費者真正接受上漲後的價格需要一定時間,在此期間經銷商的利潤將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波及到渠道放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