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對症下藥——鍼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研究結果表明:針灸的優勢病種體現在疼痛性疾病,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精神、認知、情感性疾病,免疫內分泌障礙性疾病,內臟疾病等方面,並且有向情志病、免疫性疾病和生殖疾病發展的趨勢。只有看到並充分發揮針灸醫學的綜合優勢,才能讓針灸在中國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症下藥——針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找準癥結,對症下藥

效能針灸等級病譜。即根據針灸自身治療的效能,把針灸能治療的病症劃分為:① 針灸獨立治療(I級病譜);② 針灸主治療(II級病譜);③ 針灸輔助治療(III 級病譜);④ 針灸療效不確切(IV 級病譜)。杜元灝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針灸療法能夠治療的病症有523種,覆蓋了16個臨床科室,其中針灸療效肯定並有明顯療效優勢的病症81種,有一定療效的病症216種,需要進一步觀察療效的病症 235 種。

效能針灸等級病譜的產生,主要是基於文獻研究、臨床調查和專家共識,與臨床應用的實際情況十分吻合,對臨床有著比較可靠的指導意義。效能針灸等級病譜分類見表1,可以看出,位於I級病譜內的是就單獨用針灸即能解決問題的病症,可以認為這些疾病就是針灸的優勢病種,共有99種疾病(表1)。

對症下藥——針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對症下藥——針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表1 效能針灸等級病譜分類

伴隨著循證針灸學的發展,有學者認為上述“效能等級病譜”並不足以說明針灸的有效性或優效性,因為它們不是在“比較”中產生。要證明針灸治療的優勢只能是採取針刺與現行公認的有效療法對照,包括與中西藥物的對照、與現代康復理療的對照等。仔細閱讀346篇Mata分析,排除單純安慰針對照、空白對照以及為了優選針灸治療技術或治療方案而設計的對照,得到183 篇文章,統計合併病種後,得到 68 種病症(表2)。


對症下藥——針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對症下藥——針灸的優勢病種解析

表2 與現行公認有效療法對照的針刺Meta分析的病種

針灸的優勢病種

現階段效能針灸等級病譜應該更符合針灸臨床實際。分析國內針灸臨床研究報告的質量發現:一方面由於中國針灸界接觸循證醫學比較晚,尚需有個熟悉和學習的過程,構成 Meta 分析基礎的 RCT 研究並不十分嚴謹,證據評分偏低,導致結論的得出比較勉強;另一方面,當嚴格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去做時,產生了東西方不同理念的碰撞、不同理論的衝突,最突出的莫過於對於假針刺含義的理解。西方學者在做針灸臨床研究中用於對照、排除針刺安慰作用的許多假針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假針刺,它也能夠產生治療作用,導致了許多假陰性的研究結果。上述多變的結果就說明,循證醫學的證據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或者說循證醫學證據的產生還需要符合被評價者的理論規範和內在規律要求。儘管循證醫學為針灸臨床研究提供了理性證據取得方式和論證強度等級,但是,無論是國內的研究還是國外的研究,得出的結果總是感覺與臨床實際差距較大。因此,在針灸臨床研究的方法學上,急需探討一條符合針灸理論複雜內涵要求的路子,切不可讓國外牽著鼻子走。針灸醫學的“軌”應該由國際向中國接,因為在針灸臨床療效上中國最有發言權。

針灸優勢病種發展的預測。從前述 Meta 分析文章所涉及的病種(循證針灸等級病譜)來看,針灸的優勢病種覆蓋了以下 5個方面(以下所列是有3篇以上Meta分析評價的病種)。

1)疼痛性疾病:人類疾病的最主要表現就是疼痛,絕大部分病症都以疼痛為主訴,在臨床中疼痛緩解也是最常見的療效指徵。在這類疾病中以頭痛、三叉神經痛、痛經、骨性關節炎、帶狀皰疹為代表性病症。

2)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神經性肢體功能障礙是經典的針灸適宜病症,這類病症以腦卒中及其系列併發症為代表,還包括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尿失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3)精神、認知、情感性疾病:這類疾病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長,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針灸治療這類病症多用於抑鬱症、痴呆、失眠。

4)免疫內分泌障礙性疾病:多見於糖尿病及其兼症、類風溼性關節炎、骨質疏鬆。

5)一些內臟疾病:胃炎、多囊卵巢綜合徵、前列腺增生(炎)、視神經萎縮、耳鳴。

一種療法的優勢應該是綜合的優勢,而不僅僅是指治療病症的療效。曾有文獻指出,中國針灸醫學有四個特色、五大優勢。五大優勢是:(1)診斷優勢:簡單、快速、準確;(2)技術優勢:容易掌握、操作簡便;(3)療效優勢:見效快,療效明顯,適宜病症廣泛;(4)安全優勢:無毒,極少不良反應;(5)經濟優勢:治療成本相對低廉。這些優勢是其他任何一種醫學門類所不具備的。這些優勢,如果單一來看,可能不如某種醫學突出,但是綜合起來或許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人體的疾病是一種複雜的狀態,治療疾病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不是僅僅解決機體的病理變化。如果綜合考慮療效的便捷、對人體的副作用極少和成本-效應比,針灸醫學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責任編輯 劉志遠)

參考文獻(略)

本文作者:劉煒宏,陳超,王芳,郭盛楠,郝洋,李述東

作者簡介:劉煒宏,編審,研究方向為針灸理論研究與標準化。

注:本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19年第15期,原標題為《關於針灸優勢病種的思考》,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