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初中學生有重度抑鬱症,家長卻堅持讓他上學,該怎麼辦?

落葉歸根xx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也作為一名備孕媽媽,看到這個題目是我的第一反應是“是親生的嗎?!”孩子這種情況不僅無法正常的完成學業,更可能走上極端做出不可挽回的事。你覺得人到中年的你,真的能接受這個結果嗎?至於該怎麼辦?當然是立即休學接受正規的治療。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抑鬱症的危害。


抑鬱症對孩子的影響

  • 無法正常完成學業

(1)上學態度變化:最初流露出對上學不感興不想上學的願望,但在家長的敦促下仍可勉強、繼續上學,但不如過去勤奮努力。以後逐漸發展到以各種理由或藉口逃學,如頭痛、身體不舒服、與同學關係不好、老師對待自己不公平、在家自學等。雖然家長和教師反覆勸說也無濟於事。

(2)學習能力下降:很多患兒感到記憶力不如以前好,思維速度慢思考問題困難,做作業花費的時間比過去多,以致不能完成作業。上課、看書或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因此,自己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盡到了最大努力,也達不到過去的學習效果,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3)學習自信心不足:過去有自信心的兒童,現在每當考試臨近前便開始擔心自己沒有充分複習,考試成績會很差,甚至臨到考試時不敢應考,在再三鼓勵和敦促下才勉強參加考試,考試結果往往比他們自己預料的要好。

  • 自殺

近年來,,自殺成為一種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健康的問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自殺每年造成全球約 100 萬人死亡, 平均每40 秒就有 1 人死於自殺。更為沉重的是, 自殺正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長。綜觀近年來各種青少年自殺事件,不難發現,這些青少年在遇到一點挫折打擊後,就把自殺作為解決問題,或是逃避挫折的方式。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年輕的生命如此脆弱的心靈呢?

WHO 駐華代表 Cfistobal Tuno n 博士這樣說:“ 青少年好比蝴蝶,他們經歷著從毛毛蟲到蝴蝶之間的層層蛻變。 這種蛻變充滿著潛能,但又很脆弱” 。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生理上出現了急劇變化,同時也會帶來心理上的巨大影響。 他們的心理活動往往處於矛盾狀態,其心理水平呈現半成熟、半幼稚。 這種成人感與幼稚性的並存,使得他們表現出種種心理衝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 孩子正處在敏感時期,且題目中已經表明,孩子執著求死,說明他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必須及時干預。

我們應該怎麼做?

1 加強生命教育, 預防自殺

學校在培養學生形成世界 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同時, 應該建立起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和科學的死亡觀, 只有這樣, 才能讓學生科學客觀地看待人生, 更好地善待人生和珍惜生命。 人生肯定是有意義的, 但人生的意義則全 憑我們對人生的瞭解, 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 人生便有意 義, 假如我們不能瞭解人生, 人生便沒有意義。 所以學校教育應同時引導學生去了解人生, 認識人生。

2 建立完整的危機干預體系

研究發現, 青少年自殺行為具有很強的衝動性, 即在情感情緒突發的情形下, 輕率地自殺, 自殺前談不上有什麼明顯跡象。 即使孩子罹患抑鬱症,他也不會明顯的表現出來,因此避免偶然事件的發生就成為危機干預的工作。 所以預防可以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 危機干預” 的理念和機制有必要引入我們的生活, 尤其對於青少年這個自殺行為的易發階段, 採用科學的“危機干預” 技術能起到預防和治療效果。 另外, 我們要確立青少年自殺危機干預需要全社會

罹患抑鬱障礙的患者會有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甚至感到無用、無望,在消極情緒的誘導下很可能出現輕生的念頭。有的患者還會有能力減退感,這樣更會使患者加深自殺的念頭。抑鬱症還可以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如嘲諷、辱罵性的幻聽,有一位患者曾和我說過,每天起床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還不去死”,患者也可能出現罪惡妄想、無用妄想等等。


學業重要,孩子的生命更珍貴。別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害了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