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濟寧:鄉村振興繪出新畫卷

□張偉光

濟寧市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建立完善鄉村振興規劃政策體系,構建“1+5+N+14”工作格局,實施泗河生態帶、運河文化帶“兩帶”,曲阜尼山片區、微山湖區、黃河灘區“三區”和20個示範鎮、200個示範村市級鄉村振興“2322”示範工程。2019年,濟寧示範創建彰顯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人居環境宜居宜業,鄉村振興繪出新畫卷。3個片區入圍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片區,曲阜入選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範縣,鄒城獲評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泗水龍灣湖片區納入省政府示範創建聯繫點。打造省市級美麗鄉村200個,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30%。

一顆草莓激活昔日“空心村”

2019年12月26日凌晨4點,一場冬雨把濟寧的氣溫逼至零下4℃,任城區唐口街道大流店村的草莓大棚內卻溫暖如春。棚主張連房將工人新摘的草莓分成3個等級,一筐一筐地搬到棚門口。“超市的車每天5點準時來收貨。種草莓讓俺過上了好日子,天再冷、起再早也值得!”張連房放下一筐草莓喘了口氣:“俺去年種了5個大棚,一年掙了13.8萬元。”

和眼前的生機勃勃比起來,從前的大流店村也和很多“空心村”一樣冷清——傳統的農作物是小麥和水稻,村民大多外出務工。轉變源於當地的鄉村振興政策。濟寧市將鄉村振興納入全市“1+233”工作體系,構建市鄉村振興指揮部統籌謀劃、五個專班協調推進、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市縣鄉聯動推進的“1+5+N+14”工作格局。開展市級鄉村振興“2322”示範創建,打造運河文化帶、泗河生態帶、尼山片區、微山湖片區、黃河灘區“兩帶三區”,20個示範鎮、200個示範村。

圍繞產業振興這塊基石,濟寧市重點培育微山島棲鳳園、鄒城大束蘑菇小鎮等10個田園綜合體,培育任城區李營苗木、金鄉大蒜、微山湖水產、魚臺小龍蝦等14個農產品專業市場,市財政對市級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進行獎補。2019年,新認定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園3家,“濟寧禮饗”3個品牌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目錄。

大流店就是運河文化帶上的一個村莊。近年來,村黨支部書記張美珠把握政策機遇,多次帶領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定下了發展草莓特色種植的路子。並逐步探索形成“村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產業園)+旅遊+企業+電商”“1+6”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採取集體化經營土地和農戶入股分紅的方式,種植戶平均每年純收入達4萬元以上。

山窪窪湧起人才返鄉潮

鄉村環境打造得再好,沒有人來管理和經營等於是一個空殼。濟寧市在“三農”幹部配備上,推動優秀幹部向基層下沉。制定出臺《濟寧市鄉村振興合夥人招募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開展“鄉村振興合夥人”試點。制定農民工及返鄉創業人員就業創業貸款扶持政策,2019年以來,全市為返鄉農民工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9億元。

好的環境和服務為泗水縣聖水峪鎮東仲都村引來了田斌團隊。團隊利用全新理念建設的等閒谷藝術糧倉、東仲都閱湖尚儒研學基地、龍灣湖藝術小鎮等項目,共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4600多萬元。

到目前為止,泗水縣龍灣湖示範區已招募鄉村振興合夥人26個,引入項目16個,落地資金5000萬元,18個村莊返鄉創業人員達到20多人。示範區探索農民增收與市場投資主體有機結合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村支部+合作經濟組織+電商+農戶”發展模式。預計2019年龍灣湖示範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00元,人均增收1500多元。

濟寧市圍繞提升農民技能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推動人才振興。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建成大豆、大蒜、辣椒、食用菌、淡水漁業等院士工作站12家,成立市級農業創新服務團隊23個。與中國農科院聯合建設的黃淮海現代農業研發推廣中心已開展10多項課題研究。制訂出臺《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方案》,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8萬人。

“文化範兒”成為發展新動能

位於鄒東山區的鄒城市香城鎮泉山溝村的鄉村振興更具“文化範兒”。村裡利用閒置村居,建設了以“禮文化”為主題的政德教育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村居,投資建設了孟子書院分院。利用4處聯體舊宅建設泉山美食大院和自助廚房;建設泉山精品民宿客棧8間,利用村委會大院舊址改造青年旅社17間,租賃農戶民房打造民宿院落47處,完善同吃、同住、同學、同勞動“四同”配套設施12戶。目前已全部完成並投入使用,可同時接納遊客200餘人。

2019年,濟寧市圍繞提升鄉村文化內涵和鄉村旅遊功能,推動文化振興。抓好曲阜、兗州2個國家級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創建工作,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市建成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鎮街分中心154個、村居實踐站3488個,濟寧市文明實踐“123”工作法得到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充分肯定。推進文化陣地建設,建成村級儒學講堂3740處,成功入選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案例。持續開展“千場大戲進農村”“萬場演出惠民生”等文化惠民活動,2019年共開展惠民演出5891場,覆蓋率93.75%。推進移風易俗,全市農村紅白理事會覆蓋率達到100%。

2019年12月26日下午4時許,夕陽的餘暉擦過尼山的邊緣,灑在尼山聖境景區附近的魯源新村成排的別墅群,倍顯溫暖、祥和。2018年,曲阜市推進魯源村搬遷安置,如今已經竣工的魯源新村可安置870餘戶村民。藉助緊鄰尼山聖境文化項目的優勢,魯源新村探索物業管理、資產經營、鄉村旅遊和“黨支部+企業+農戶”四個創收方式,成立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為景區、商業區提供物業管理、保潔保安和用工服務,吸納村民100多人就業。新村商業區年租金收入50萬元,同時以宅基和土地入股和企業合作開發“里仁美宿”和濱河生態採摘園,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村莊環境美了 村民腰包鼓了

老棗樹、石板路、紅燈籠、黃泥屋……冬日的梁山縣大路口鄉賈堌堆村天藍水碧、空氣清新,一派黃河水鄉風情。近年來,梁山縣以賈堌堆村為核心,打造了包含賈堌堆、大張、沙沃李、油坊4個村在內的鄉村振興示範區。片區以“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田園社區”定位,克服自然旅遊資源匱乏短板,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水韻梁山”工程,疏通乾渠支渠,建設景觀水車1處,鋪設村內水渠460米,引黃河水入村入渠入塘,實現河渠塘相連,構建了“流水潺潺”水韻美景,打造“黃河新水鄉”。昔日髒亂差的村子,目前已經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

經過幾年持續發展,梁山縣大路口鄉逐漸形成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節慶活動聚人氣的旅遊熱地。2019年1至9月份,接待遊客80餘萬人,其中研學遊團體30多個5000餘人。通過組建旅遊公司,採取收購、入股等方式,改造精品民宿12處,開設農家樂特色小吃、特色商店、兒童遊樂、燈光秀等旅遊服務項目50餘處,形成旅遊產業良性循環發展格局。2019年片區4個村集體收入可全部超過20萬元,群眾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

為了提升農村生活環境質量和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生態振興,濟寧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市形成了完善的農村生活垃圾“戶集中、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收運處理體系。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截至目前,已創建“巾幗文明示範街”144條,市縣鄉村四級美麗庭院示範戶78811戶,示範戶達標率10.33%。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農村改廁132.2萬戶,實現了省定達到常住農戶90%的全覆蓋要求,在上半年省考核指標中期評估中農村改廁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名。2019年前三季度,濟寧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7元,同比增長9%。

村子咋建設 黨支部聽村民的

愛湖村,坐落在微山縣城區南微山湖畔,東臨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西靠古老而繁忙的京杭大運河。村裡在實施鄉村振興工作中,注重發揮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作用,激發群眾主體參與熱情和積極性,破解“政府幹、群眾看”怪象,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業態,昔日小漁村華麗變身幸福和諧“枕水漁鄉”。

愛湖村把規劃設計圖做成掛曆,挨家挨戶發放,讓村民掛在家裡看規劃,零距離徵求意見;通過PPT滾動播放規劃,面對面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規劃更科學、合民意、暖民心、接地氣。比如,村裡尊重群眾建議,每戶規劃新增建設停車位,杜絕了亂停亂放現象。

在村民的支持下,愛湖村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鼓勵村民以空閒宅基地、土地流轉入股參與經營,發展生態漁業養殖,拓展有機荷葉茶、松花蛋、鹹鴨蛋等傳統漁湖產品電商銷售渠道。實施“七改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打造船社、風荷苑等旅遊景點,建設汙水處理科普館、紅帆驛站、創意AI社、歷史文化展館等遊學研學基地,發展“慢生活漁家遊”。幹部群眾一條心,村子發展才有後勁。據統計,愛湖村每月平均接待遊客5000餘人,在十一黃金週期間,每日接待遊客超2000人。村民純收入近2萬元,村集體從零收入增加為近50萬元。

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濟寧市圍繞提升村級黨組織建設水平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推動組織振興。組織實施了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基礎工作“雙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集體經濟薄弱村攻堅銷號行動,2019年底全部銷除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下村,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標任務,其中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316個,佔全市村莊總數的68.5%,在全省中期評估中,居第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