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陸奇走了,百度還有未來嗎?

囍嘉楽


2017年1月18日陸奇入職的那一天,百度的市值約為610億美金,就在本週三,百度的市值創下歷史新高,達到985億美金,逼近千億美金大關,這已經是百度在過去一年與千億美金多次接觸了。

市值的變化是一個縮影,陸奇入職百度後,在內部掀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確立了“夯實移動基礎、決戰AI時代”的戰略基礎;放棄了O2O,實現了聚焦;將百度醫療、百度外賣撤掉,百度金融分拆……

是的,現在的百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戰略清晰,形成了“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種著田裡”的三重業務佈局:搜索業務是碗裡的業務,在過去賴以起家,現在依然是核心的現金奶牛;信息流業務是鍋裡的業務,借勢搜索業務所積累的大數據,信息流業務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經成為新的現金奶牛;AI業務是田裡的業務,代表著互聯網的未來,百度在AI上的佈局將讓其能夠贏得未來。

陸奇為百度的觸底反彈和崛起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這一切並不都是他的功勞。陸奇剛入職的時候,AI已經成為百度的“立命之本”,無人駕駛項目也已運行三年,傳統搜索業務藉助信息流開始煥發第二春……

顯然,在陸奇入職前,李彥宏已經為百度鋪就了轉型的賽道,陸奇的角色更像是司機,將這一切做了很好的執行。

當陸奇辭任,百度新的架構如何呢?李彥宏在內部郵件顯示,“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張亞勤、向海龍、王海峰、朱光等人將直接向我彙報,IDG總經理李震宇轉向張亞勤彙報,任命景鯤為SLG總經理,並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直接向我彙報。”

看來,李彥宏將走向業務前臺,親自帶領各大重要業務板塊。實際上,現在百度的搜索、Feed流、AI已經踏上正確的發展軌道,陸奇的離去,不會改變百度的發展大勢。

陸奇完成了百度轉型的上半場,進行了戰略、業務和組織的梳理,百度實現了二次崛起;但是,接下來的變革,將進入深水區的下半場,這個時候難度將更大,將需要企業文化再造,以及業務模塊之間的整合。

陸奇的辭任,或許百度在資本市場短期內有一些波動,但是長期來看,在李彥宏的親自掛帥下,百度向上趨勢不會改變,伴隨深水區的變革推進,百度只會加速蛻變,向著一個新的物種進化。每一次下跌,都將是吸納的良機。


閆躍龍


· 歷史無數次證明一切改革最忌諱的地方就是在快要抵達終點前停下,與其功虧一簣,不如壓根別改,因為這種舊勢力最終會大獲全勝的信息傳遞,只會造成改革成果的流失和將領士氣的降低。

· 資本市場的反饋,是在陸奇離職的當天砍掉了百度近百億美元的市值,你要說陸奇一個人值這麼多錢吧,也未免太誇張了,它包含的還有對於百度能夠經由組織結構的變化重新回到第一陣營的信心。

· 陸奇是極其少有的、在替百度背書的過程中不僅個人形象沒有受到百度的牽連,反而還能以一己之力提振百度聲譽的職業經理人,無論是在昔日的硅谷還是當下的北京,他的個人品格都保持著無可指責的乾淨。

· 李彥宏在四百多天前把陸奇請到百度來的決心,未必就比他在這個月挽留陸奇的誠意要大很多,就像自以為親政的光緒皇帝對於康梁變法的支持,已經遠遠超出列祖列宗的格局,但是「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它」的密詔,終究還是傳了出去。

· 百度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試圖打造一個權傾朝野的人物,這是李彥宏自己都沒能做到的事情,事實證明,這個人設是立不起來的,不是因為陸奇無能,而是尺有所短,縱使有心殺賊,然而無力迴天。

· 連李彥宏都保不住陸奇,可想而知百度這家公司的水有多深,遑論陸奇加入百度以來做的那些他想做而不敢做、不能做、不願做的事情。在送別陸奇的信件上,「正直的人品」——而不是和業務有關的能力——被李彥宏放在了最前面,足以表達一切。

· 有人曾經這麼說:「果斷、理性、精於管理的陸奇是李彥宏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考慮到說這個話的人是一個資深腐女,必須剔除掉她摁耐不住配CP的心機成分,不過即使是剩下的認真部分,也相當具有洞察力。

· 經此一役,百度顯然會被再次懷疑是不是姓李了,至於是姓馬還是說姓向,大概也都有失偏頗,它的方向盤上疊了幾十隻手,誰都擰不過「穩定高於一切」的原則,一年大幾十億美元的利潤在那擺著,掉隊能掉哪裡去呢?

· 用彼得·德魯克在企業管理總結裡的話來說:「人們喜歡說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實只有推土機可以。」想法的力量常被高估,是因為它能夠被包裝,行動的效果常被低估,是因為春雨總是潤物細無聲。

· 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陸奇離開百度,在另一個角度看來,未嘗不是打響百度保衛戰的一場偉大勝利,甚至值得在胸前配上光彩照人的功勳獎章。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的,那還祝你們百戰百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