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步数≠健康

步数≠健康

步数多少,的确有一定的健康参考价值,如果一个人走路步数多、步幅大、步频快而且很轻松的话,说明下肢肌肉功能较强,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心肺的功能较强。但是,单纯的步数并不包含运动强度。

研究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运动强度。而运动强度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其实是运动后每分钟心率的提高幅度。例如一个45岁的中年人,平时心率70次/分左右,如果运动时心率可以达到130-140次/分,并且维持一定的时间(应以身体可以耐受为限度),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他的运动强度足够了。

但是,步行的运动强度很低,绝大多数步行,即使中等甚至是一般快速的行走,并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对健康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现代,穿戴智能设备后,无论买菜做饭还是去隔壁办公室复印材料,都计入每天活动的步数。对于身体锻炼来说,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步数的增多并不等于锻炼量的提升,更谈不上“质”的变化。这个数据,充其量只能作为在朋友圈互相聊天的谈资,不可过于当真。

早在微信运动流行之前,就有很多机构提出了以步数为唯一参照的运动建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有“每日一万步”的口号。包括ASCM(美国运动医学会)和CDC(美国疾控中心),早期也都提出过相似的建议,很多有糖尿病的人也被建议要日行万步。但是直至目前,关于每日步数多少的争议仍不绝于耳,究竟我们每人每天应该行走多少步,才能既达到健身的目的又不伤害身体呢?每天走一万步和八千步哪个更健康,并没有人去真正研究过。因为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定运动方案,运动量不够和运动过量都很常见,走多少步需要因人而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