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王鉴仿倪瓒山水图轴 清早期 墨笔 立轴 纵116 横42厘米

清王鉴仿倪瓒山水图轴

横峰侧岭,磊叠而上,云雾缥缈,林木疏稀。山坳间小径隐隐可现,山脚下溪水如镜;前景绘林溪平台,草亭杂树。全图为仿倪之作,用笔枯淡疏秀,笔墨干皴横擦,别具意味。画右上部题诗:“老树芒烟接远山,浅沙白石远溪湾。小斋试展晴窗下,尽道云林咫尺间。”侧款“仿倪高士、王鉴”,下钤“王鉴湘碧”白文方印,“弇山后人”朱文方印;诗前引首钤“来云馆”朱文长方印。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王鉴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弘仁墨笔仿倪瓒溪山野意图轴 纸本 墨笔 纵104 横53厘米

清弘仁墨笔仿倪瓒溪山野意图轴

远景群山连绵,江水平荡;近景奇峰壁立,江水环绕,林木萧疏;江畔林下草亭孤立,意境幽深。用笔简洁瘦削,苍劲利落,体现了文人绘画的极高水平。图右上部仿题五言长诗:“弄笔聊兴乘,溪山野意存。世无真隐者,画有古桃园。晓色孤炯嶂,春容遍树根。还期一振策,花里向柴门。”后接仿款:“真甫过我清闻轩,遂留连半月谈论字,最惬心目,既以告别,辄图小幅赠之。荆蛮民,倪瓒”,右下角钤浅色“弘仁”朱文圆印、“渐江僧”白文长方印。图左下角钤“半丁审定”“山阴陈年藏”收藏印。弘仁明亡后出家为僧,改名弘仁,字渐江,工山水,师法倪瓒,笔墨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常往来于黄山、雁荡间,多写黄山松石,兼能诗文。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亦称“新安画派”。后世另将其与髡残、朱耷、石涛并称“清初四僧”。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恽寿平墨笔山水图轴 绢本 墨笔 立轴 纵44 横33.9厘米

清恽寿平墨笔山水图轴

近处江天一色,芦汀茂密,渚石落落。崇山峻岭,谷壑幽深,飞瀑叠落,曲栈委蛇。高远处云蒸霞蔚,鸿雁南飞,楼阁隐隐。此画仿北宋李成,确有其气象萧疏的意境,同时掺以笔墨秀润,气格清雅的个性画风。全画烟林清旷,意境幽深。恽寿平早年向伯父恽向学画山水。恽向(道生)为明末著名山水画家,自创一派。后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高简墨笔郊原曳杖图轴 清 纸本 墨笔 立轴 纵184 横93厘米

清高简墨笔郊原曳杖图轴

画为墨笔曳杖秋行图。山坡上三棵树挺立,曲干疏枝。一老者曳杖缓行,回首凝眸处,一群寒鸦远飞。左侧高峰突兀矗立,淡墨勾皴,施以浓墨苔点,表现山的质感。下钤朱文方印“高简之印”、白文方印“澹游”。引首白文长方印“静者居”。左下角鉴藏印三方:朱文方印“孙煜峰鑑定记”“陆铨审定真蹟”,白文方印“庆誉平生癖此”。高简能诗,工山水,布置深稳,用笔简澹,画风清巧可爱。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石涛墨笔溪阁图轴 纸本 墨笔 纵95 横28厘米

清石涛墨笔溪阁图轴

远方峰峦连绵,若隐若现,山径转折,云岚飘渺。近处林木蓊郁,小桥流水人家,桥上两人对语。浓墨淡笔,挥洒自如。图上部自题五言诗句一首:“消受名山处,清音小阁闲。悄声低竹鸟,放意一向云。许子歌将歇,涛僧记一班。彦郎兴不浅,回首空跻攀。”下钤“清湘老人”腰园朱文印及“孙煜峰珍藏印”朱文方印。石涛山水初学黄公望,后学沈周、董其昌等,亦擅花卉及书法。康熙帝南巡时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献画。提出“画从于心”“我自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绘画理论,为明清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杰出画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黄鼎墨笔平岗渔艇图 纸本 墨笔 立轴 纵87 横46厘米

清黄鼎墨笔平岗渔艇图

画面秋水长天,遥天雁行,构图清简,笔墨秀逸。近处两株老树并倚,盘根错节,叶落疏枝。坡石上杂草丛生,几竿青竹随风簌簌。一座木板桥,一艘乌篷船,一位冠巾者,淡墨勾染,简约明了。远处对岸江渚,疏落有致,芦汀密布。右上自题:“岁次甲午秋七月写独往客鼎”。下钤白文方印“黄鼎之印”,朱文方印“独往客”。左下收藏印三方:“出游五岳归卧一丘”朱文长方印,“小书画舫秘玩”朱文方印,“白澞龚氏鉴藏”白文方印。黄鼎工写山水,师法同乡邱园、王翚、王原祁,笔墨苍劲秀逸,气韵遒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袁江村居即景图轴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绢本 设色 纵111 横62厘米

清袁江村居即景图轴 险峰高兀,独踞图中,水岸曲折,绿野田畦,村舍树影;行商驱畜,农夫操持,渔人生计,雅士临亭。全图布景构物细致入微,村居景象跃然纸上。图左上部自题七绝一首:“花满人家水满溪,桔槔声杂乳鸾啼。他年准拟归休计,卜筑茅檐此地栖。”后署款:“壬辰夷则月,邗上袁江并题”,款下钤“臣江印”朱文长方印、“文涛”朱文方印。袁江以职业画师身份长期活跃于江浙。雍正时曾召入宫廷为祗侯。擅山水楼阁界画,继承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画法,山石以卷云皴、小斧劈皴为之,笔墨厚重;林木仿宋郭熙、李唐、马远诸家;建筑刻画工整精巧,合乎规矩;色彩鲜艳浓郁,被誉为清代“界画”第一。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张宗苍设色溪桥策杖图轴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140 横51厘米

清张宗苍设色溪桥策杖图轴

画面布局严谨紧凑,层峦叠嶂。山顶石势巉岩,侧坡险出。树木邃密,屋宇深藏。中景一茅草亭独立山中,山脚下一策杖老者溪桥缓行。下钤朱文圆印、方印“乾”“隆”,白文方印“幾暇临池”。左下落款“臣张宗苍恭写”,朱文连珠印“张”“宗苍”。鉴藏印多方:“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嘉庆鉴赏”白文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宜子孙”白文方印、“石渠宝笈”朱文方印、“宝笈三编”朱文方印、“避暑山庄”朱文方印、“宝蕴楼书画续录”朱文方印。张宗苍擅长山水,师承娄东画派的黄鼎。用笔沉着,画风苍劲,其画多有乾隆的题跋。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钱维乔设色撑蒿急渡图轴 设色 立轴 纸本 纵127 横53厘米

清钱维乔设色撑蒿急渡图轴

画面江水曲折蜿蜒,由宽及窄,由近及远。中幅两峰相对,左峰山势耸起,右峰圆缓连绵,草木蒙茸。树木苍翠欲滴,茅屋掩映。宽阔的江面,波澜不惊,一对渔船顺流而下、逆流而上。远处山峰叠叠,飞流直下,楼阁隐现。右上自题:“疏林远岫静如河,冉冉清风潋滟波。闲坐幽无何事,隔溪遥听唱船歌。朗峰先生方家属正。竹初钱维乔注题”。下钤白文方印“维乔之印”、朱文方印“竹初氏”。钱维乔专绘山水,学元四家、沈周、王翚的画风,注重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审美情趣。并为钱维城代笔。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名流辈出的清代山水画

清吴庆云设色春江烟云图轴 清晚期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88 横46厘米

清吴庆云设色春江烟云图轴

画面描绘烟雨濛濛的江南春江美景。近景一片杂树林,墨晕淋漓;一叶小船,一座板桥,密林掩映的村落;撑蒿的蓑笠翁,戴笠的行者。远处烟云迷蒙,漠漠的峰岭,渔帆比立,江天一色。此画拟米芾墨法,粗笔重墨,渲染入微。左上自题:“春江烟雨 拟米襄阳笔法 石仙”。吴庆云曾远赴日本,学西洋画法,山水画长于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惟气韵缺乏虚灵,有俗气之弊病。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8年2月刊《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