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因为普洱茶在大陆兴起时间很短,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思路。

所以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底各位所存的茶哪个好呢?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白水清先生

现在还没有个一致的标准,包括所储存的方向、买的茶风格是否一样,山头是向南的还是向北的,甚至有没有日照,都会有其影响。

以我的理解中,很难千篇一律找出一个适当的标准,只能靠经验。以下是我的经验分享。

1、控制好温湿度

以我存茶的经验,茶品的存放时间、环境都需视茶品的质量而定,并非什么茶都适合以纯干仓的方式来存放。

然而,如何在仓储过程中控制好环境的温湿度,让茶质能完全舒展且后发酵而陈化,让茶叶经由存仓而更加美好,这才是存仓的精粹与学问。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清末干仓宋聘号

而以我的经验而言,若是存放在香港、广东、福建等地,在茶品初出厂三年内,仓储湿度都要长期保持在80%以下,需要随时注意气候变化,雨天时要将门窗关上,但也要保持仓储的通风良好,注意别让湿度超标。

我在香港的仓库内每个死角都要放很大的风扇,对着边角吹,保持室内的通风并降低湿度。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白水清先生的香港茶仓

一般有存茶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在仓库的四个角落和天花板是湿气最重的地方,因为水汽往上升会停留在天花板,故上面的茶通常会比下面的茶湿气更重。

当然这个情况是指二楼以上,如果是存放于地下室则相反,反而是地板会较潮湿,所以这点也是需要注意。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温湿计

此外,茶叶的存放也不能恒温,所谓的低温保存特别是开冷气,这对茶完全没作用。其实只要正常的存放,将湿度掌握好,控制在80%以下即可。

另外,最好是在每年的春天时翻动一下,将茶换个存放位置,上下左右翻动让茶的湿度均匀。

2、纯干仓应该怎么做?

在仓储上,我有几个定义,一般而言,纯干仓就是我刻意不让茶接触空气中的水分,为什么选择纯干仓方式来存放?

主要是我觉得这茶的口感质量好,不应该在短期内提前陈化,所以选择纯干仓方式把茶最好的一面保存下来。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普洱藏家2001年纯干仓昌泰号

但要放纯干仓得要谨慎选择茶质,有些茶质量普通或新茶感觉细腻薄弱,则不宜久放。

一般而言,这种茶10~15年间就可以转化得很好,甚至水分多一点点的茶品,可能在7、8年时口感已不错。

而茶在不同土壤和阳光的孕育下,使得茶的香气、滋味变化都不同,故茶还是要根据不同产地、不同茶质来选择储存方式,才能存放出好茶。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白水清先生及其存茶

提到传统香港普洱茶存仓,因面对市场需求,港商为加速陈化,建立的多是在太平山下面的仓库,山上多是岩石,房子建起来后下面有个坡度。

而变天时会产生露水,尤其导致靠山这一边湿气特别大。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百年干仓极品福元昌号

为了避免将存放的茶叶都放到质变长虫,所以传统存仓用石灰洒在墙边四角防虫,然后再摆入茶,而水和石灰混在一起,会有一种特别的刺鼻味。

所以茶喝起来也有这种特殊的仓储味道。但是存茶经过岁月的存放,普洱茶也是会回到之前的风味。

3、仓储过程中的茶香转化

以科学的角度而言,茶叶的转化、香气的转变都会带来口感及味觉上不同的效果,但这些香气仍然一直在转变中,储茶时很多人会说茶有樟香、兰香等。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白水清先生

但事实上,今日的茶友樟香,不代表明日也会有,因为茶本身香气不断在转变,而香气转变的同时,茶滋味也不断地改变,并不是放在某一地方,就永远是好。

所以如何将茶存放至最佳的状态则需相当的经验。

例如初放时可以将湿度些许调高,加速其转化,但前提是不能长霉,过一段时间当汤色转到玫瑰红时,将此批茶叶放在较高处,且太阳不会直射但带有温暖的仓储,那就是最好。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百年宋聘号茶饼及茶汤

再过几年很快地所有异味杂味都会散去,即能让你享受虽存茶较慢,但比纯干仓会快一点的转化,且茶汤将有很好的醇厚口感。

简言之,严加注意仓储的温湿度,要控制得宜,让茶放得好放得透,促进它的转化并有更好的口感。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百年宋聘号条索

不同的仓储环境会带来不同的存仓效果,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温度、雨季、空气都不同,存放的方法也一定不同,且就如前所诉,不同茶质也需不同的存放方式。

就如同云南各山头的茶,因其不同的茶质特性,也需不同的存仓环境,我是从新茶的口感来评断,茶该如何储放、储放多久,这也是我个人累积的经验。

“普洱教父”白水清:我的普洱茶仓储经验谈

▲白水清及夫人

普洱茶兴起时间不长,并没有确切或可依据的规范来存放,所以仓储很难找出一个所谓的标准,只能靠经验累积,慢慢摸索资深标准与依据。

国家高级评茶师鲁文锋,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及“中国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先生,创办“普洱藏家”,只做专业的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