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在中國古代史上,明朝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向被人稱讚,認為是大明王朝特有的風骨,其中天子守國門的定都國策也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先看英國和法國,英國定都倫敦和法國定都巴黎,兩地都是偏於版圖的一側遙遙相對,這是與中世紀兩國的百年戰爭是有密切關係的,那時,這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長期的戰爭,國王需要站在戰場的最前線保衛國家,國王在哪裡停下來,那個地方就會成為首都。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再看波蘭,波蘭把國土最東端的華沙當做首都,是因為需要抵擋住俄羅斯政教會,守住天主教會的最前線,就算在二戰中遭到了嚴重破壞,也沒有放棄重建,還作為特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位於西部,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為了對付西方天主教世界。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還有印度定都德里,是因為德里是北方民族翻過興都庫什山脈而來的要道。而日本把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也是因為在美國強制日本開港後,日本人認為,太平洋時代已經來臨了,臨海的東京更適合當首都。

被譽為明朝特有的風骨之一,被全世界很多國家採用,延續至今

如果您覺得這段歷史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免費的,請放心),歡迎您關注,收藏,轉發,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