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2000多年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为黑井留下了许多古迹名胜,黑井也被誉为“失落的盐都、明清建筑的活化石”。跟随小楚的步伐走过那些明清城事后,今天我们直奔主题,说一说黑井的“核心”——盐。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黑井地下之所以有那么多盐,是因为古代云贵地区是一片汪洋,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原本的海底上升变成高山,而海水里的盐分也就沉积在了山底。每隔一些年,地壳运动一次,这些盐分便沉积一层。黑井的地下200米到3400米之间存在着3个岩层,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将盐层溶解于其中,便成为了造福黑井的宝藏——卤水,也就是盐水。这种卤水并不能直接煎制成盐,而是需要经过四次过滤,并用石膏、木炭等吸收分解毒物才可放进锅里煎煮。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事实上,自汉代起,黑井先民就开始采卤而食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代黑井就设有盐课提举司,元明清均称黑井。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故事要从“烟溪”说起

黑井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烟溪”。在武家大院对面开客栈的老板李云松说,以前黑井日日煮盐,小镇上空永远漂浮着煮盐产生的气体,这些烟雾降落到田间路边的沟里,久久不散,便形成了一条烟雾溪,因此被人称为烟溪。在曾经的烟溪黑井,因这煮盐的气体,小镇“四季无霜、春夏无蚊”。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黑井开发最早、保留最完整的一口井正是这口黑牛盐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口斜井,斜面深度80米,垂直深度50米。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当年背盐水的小工就是顺着台阶直到井底把盐水背上来的,因为当时黑井盐非常珍贵,有“斗米斤盐”的说法,所以有一些卤夫便吃不起盐,就想到了偷盐的办法,在背卤水的时候故意把卤水泼在衣服上,回家一泡一熬,便成了小锅盐,也称“私盐”,因为不敢在本地出售,就有一些胆大心细的妇女装成身怀六甲的孕妇去闯关,因为关卡上都是男人,不敢去搜女人身,女人们每次能通关,就可以够一家人吃好一阵子了,所以如今的“小锅盐”又叫“婆娘盐”。

宣威火腿也要用黑井盐

盐可以分成三个类:一是海盐,在沿海地区出产,制和取都很方便,但是食用放多了味道就会很苦涩。二是矿盐,因为工序比较复杂,成本高,所以古代很少采用。三是井盐,黑井的盐就是属于井盐,它的特点就是渗透力特别强,用它来腌肉和咸菜味道特别好,如今我们用的盐牙膏,就是用井盐制成的。而众人熟知的宣威火腿,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是用黑井的盐来腌制的。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在黑井的“古法制盐作坊”,这里可以感受到最原始的制盐程序,过去制盐一共分为五个程序:取卤、过滤、浓缩、煮盐、锯盐。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黑井盐的秘籍就在这灶房里,在灶房工作需要四个工人,一个是火夫,专门烧火;两个卤夫,负责把过滤好的盐水挑进来,倒入桶锅里;还有一位是非常重要的掌勺大师,他要抬着两米多长的大勺子站在灶台上,根据盐沙的浓稠度不同依次往上舀,把最浓最稠的盐沙舀到上面的大铁锅里,再用木板木槌把它压平打紧。经过灶里12个小时的余温烘干,这样的一锅盐称为“一品”,把盐分成四块,每一块称为“一尖”盐,要在上面写上是哪家生产的盐,打上上税的符号,还要标上黑码或红码,标上黑码的盐是最好最上乘的。

楚雄有个地方叫“烟溪”你知道吗?

如今,黑井仍然保留这样的手工制盐方式,价格惠民,是份难得的伴手礼。(来源:楚雄微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