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单位老领导老同事退休了,为什么给人感觉人走茶凉?

旅9归


我的邻居老张最近就经历了这么一个事儿。老张于三个月前退休了。刚退休时,我看见他整天都愁眉苦脸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唉声叹气地埋怨:现在人心不古,人走茶凉。我知道老张在他们单位也算是个领导,在单位上班时,不说是前呼后拥,那也是人见人敬。老张自打退了休,原单位的同事也很少与他联系了。

我劝老张,在家别憋着了,多出去走走。老张倒是听进去了。他每天早晨去公园练趟太极拳。他原先就学过,只是因为上班,有时候就荒废了。现在他又有时间去练了。从公园回来吃了饭,又去社区活动室和一帮老年朋友下棋、打牌。下午呢,在家练练书法。有时候,也陪老伴去儿子家照看一下小孙子。

前几天老张告诉我,因为他在公园里练太极拳,还收了几个徒弟。徒弟们每天“师傅长、师傅短”地叫着,围在他身边直转。我看他现在的神情,和刚退休那会儿简直是判若两人。

(图文无关)

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人在刚退休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认为世态炎凉,总觉得别人好像都是无情无义。其实,不是别人无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常常讲人从思想到行为,可以用理解六层次来讲(详见我的置顶文章《神奇的解密工具》)。在人退休这个事上,我们可以用其中的身份、环境、价值来分析一下。

一个人退休,意味着不再是这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了(身份变了),也不会再到这个单位上班了(环境变了)。因为你的这些变化,你对于原来单位同事而言,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如果你原先是单位的领导,因为你具有影响他人的权力,你对他们而言就有价值。他们轻易不敢得罪你,否则对他们可能会有不利的后果。如果你只是个普通员工,也是有价值的。你的领导还要用你去工作,同事还要你在工作上的配合。也有一类是职务不高,但也能影响他人的。如管财务的、管考勤工资的、领导秘书等等。及时你和一些同事在工作上没有直接的交集,那么每天上班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招呼总是要打的。所以,你上班就有对他人的价值。

你若退休,那么对于他人而言,这些价值就没有了。你又不去上班,大家总不能没事跑你家里来看你。或许有几个和你关系不错的同事,也不能经常来看你呀。人家要上班工作,下班也有自己的事情。

不仅是退休,就是你调离了原单位,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退休的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失落心情,就是因为原来的工作、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

怎么解决呢?核心的就一句话:塑造新的价值,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其实老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转变了身份,做了打太极拳师傅,对新的圈子产生了价值。

下面我们具体总结一下,还有哪些退休老年人可以塑造的新价值。

一、发挥余热,做一份新工作。

有的人身体、精力还不错,在家闲不住,可以找份新工作。在这个新单位,你就有了新的价值。

二、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授他人技能。

老张就是例子。还有的老年人跳舞跳得好,专门教人跳舞。还有会乐器的,教人乐器演奏。对于学习者来说,你就有了新的价值。

三、组织或参加各种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

有好多老年人因兴趣爱好不同,组成了很多小社团圈子。有唱歌的、跳舞的、唱戏的、跑步的、摄影的、旅游的。你可以做个普通的参加者,也可以做组织者。对于这个圈子来说,你就有了新的价值。

四、参加公益活动。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愿意参加公益活动。

有的人自愿帮助社区居民做些公益事务。在我所在的城市,有许多老年人自愿做红娘、月老,帮助年轻人找对象。你所做的这些,就对他人产生了新的价值。

五、为自己的家人服务。

有的退休人员,上面还有长辈需要照顾。有的退休人员,自己的老伴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有的退休人员的子女生了孙子孙女后要上班,孙子孙女需要照顾。按说照顾孙子孙女这事儿没有法律上的义务,但这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现在,很多人家又要了二胎。小孙子、小孙女上幼儿园前需要有人看护,他们的父母又要上班,那么退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就担起了责任。即使有的人家请了保姆,还是需要自家的老人帮助才放心。

因此,对家庭成员服务,也体现了你的价值。

总结:

其实,不仅是退休这件事。我们一生要经历很多圈子,进去了又出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单位。有的人还会有若干个工作单位。你会和每个人都保持联系吗?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总会和一些人相伴走一程,到了一个阶段又会分手。分手时,总会有些不适。有的人可能还会联系,有的人则成为了记忆。但在下一段路上,你还会有新的同伴。


夜明星君


实话实说,近几年退休的人,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年轻的时候,单位老同志退休了,要披红戴花,要开欢送会,要拍合影照,还要送纪念品,还要单位门口组织欢送仪式,不论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在岗位的年轻人,告别时都热泪纵横,互相交换过往的恩恩怨怨。老同志退休后,年节单位发放的福利,领导都要亲自送上门,老同志有病住院,领导和同事一起去探望,老同志百年之事也率领同事们送行。咳,一声长叹,这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情了。如今轮到我们退休了,想起以前欢送老同志退休时看到他们脸上洋溢出来的光荣感,自豪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灰溜溜的一脸辛酸。工作四十多年,临退休前一天,单位人事科长只是一个电话通知我明天退休了,仅此而已,好在有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自发的帮我整理一下,打道回家了。俱往矣,如今人情世故皆无,一切冷漠无情,我们成了弃儿,冷暖自知。


心如6375


单位老领导、老同事退休后,人走茶凉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客观地讲,这种事,也因人而异,并非千篇一律的。

最近几年,单位里几乎每年都有三几个老员工退休的,每次办理退休手续前,我们都会开个欢送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回忆一下过往、谈谈内心的感想、话别心里的感激,场面往往都很温馨、很温暖,也很感人。

办完手续了、正式退休了,一两个月后,这些老同志们耐不住寂寞了,三天两头地回到单位里来,到单位领导那问问好,到原办公室同志那喝喝茶,午饭点时间到了,再约上三五个原来要好的同事出去小聚一下,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天,甚至吹吹牛,友好、愉悦、轻松,根本就不存在人走茶凉的情况。

每每有退休的同事到单位、到楼里来,在职的同事们都热情地招呼、真诚相待,那场面比在职的时候热心多了。根本就没有丝毫人走茶凉的样子。

甚至,有几个人是羽毛球、网球爱好者,因为单位工会每周两天定了球场,这些退休的同事几乎一次不落地跟下班后的同事一起去打球,既切磋了球艺、又锻炼了身体,忙得比在职的同事还积极。

当然,回又说回来,这种情况的确还是因人而异的。

单位原来的一位领导,在位时不但明哲保身,而且还非常自私,从不帮人,哪怕是很要好的朋友,也几乎不帮。

但他很会装、很会掩饰,典型的伪君子,只是平时一般人还挺难看穿他,也就是到了退休前的那段时间,很多人才真正看出他的虚伪,才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退休后,单位有活动了,他还是会回来,但很少人跟他打招呼,更少人搭理他。很多时候他都一副很落寞的样子。毫无疑问,这种场面,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人走茶凉的。

但,这也很正常,压根儿就没什么好多想的。在位时你是怎么对别人的,退休后别人可能就会怎么对你。这是人之常情,你是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别人的。

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人员,在职时都好好善待自己的同事吧,能支持的多支持,能帮人的多帮人,对大伙们多关心关怀、多嘘寒问暖。这样,就算你退休了,同事们也肯定还会经常惦着你,绝不会人走茶凉。


深秋曲豆


当光环褪去后,留下来的就是你的真实身份。

曾经看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你活着的时候有多少人捧你,而是看你死去后有多少人拜你。

有些领导之所以会觉得人走茶凉,是因为他之前的光环太大,盖过了他这个人。他以为属下捧的是他这个人,但事实上只是捧他的职位而已。

这就好比有些买彩票中特等奖的人,他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一夜之间发了横财。我相信很少有人会把这笔钱存定期,每年领利息。而是会大把大把的花钱。那么在花钱的过程中,就会看到平时关系一般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态度突然变得很好,对你笑脸相迎,你说话突然也有了分量。你以为是生活变好了,事实上是你头上有了光环。当你这个光环褪去后(也就是钱花完后),你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但区别在于,你享受过光环带给你的美好,回归平凡后,你就会有“人走茶凉”的感受。

为什么当光环褪去,就会有“人走茶凉”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能力和光环不匹配。

就比如《哈利波特》的女主角艾玛·沃特森,她自己也曾说过,《哈利波特》的光环太大了,她觉得自己根本不配获得这么高的名声。

因此当你觉得自己的能力远不及你的光环时,就会造成很多焦虑:他们究竟是认可我这个人,还是只是由于我身在其位?如果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在光环褪去后,你就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被剥夺了,所以终日闷闷不乐。

因此,如果你不想被光环盖过本人,就要趁着有光环的时候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当你身在其位,确实为百姓谋福利时,等你退休了,依然会有懂得感恩的人向你示好。到那时,你就会感慨:“很庆幸当初为其他人做了这么多事。”这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品德。

-End-

作者简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业高层管理,擅长向上管理、企业机制的构建、企业内部管理。关注我,和你分享职场小技巧,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

重燃石


红尘滚滚,世态严凉,有权有势,前呼后拥,一旦失势,门可罗雀。真是;当时狸猫赛如虎,去时凤凰不如鸡。

古语说:老要识事,少要学乖。人老了,退休了,应当无官无责一身轻,重入江湖任逍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事东篱去种菊,抽空携妻去旅游,自寻乐趣多自在,何问他人睬不睬!





顽皮的小老头


人走茶凉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正常现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个单位都会不断有老同志退休,也不断有年轻同志入职补充进来。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情。

人走茶凉主要是心态受到了以下几个因素的叠加影响。

  1. 老领导在职时比年轻人更有存在感。老领导、老同志在职的时候由于在单位待的时间长,不乏一些长达三四十年的同事,因此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获得大家的普遍尊重。他们有更稳定的心态,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愿意帮助年轻同志。在单位中给人的印象就是占据重要位置,起重要作用的人物。

  2. 退休后工作职能被别人取代。但是无论是谁,在单位有什么地位,总有退休的那一天。退休以后,从工作方面来说,他的工作一定会有一个新任的人来接手。之前与老同事之间的工作交往接触,过渡到了其他人的身上。大家与老同事之间基本没有了工作层面的交集,自己退休之前所起的作用被别人所取代。

  3. 退休后存在感显著降低。在生活方面,既然退休了与他人见面交流的机会也就明显减少了。人的关系就是这样,经常走动就会变得亲密,不来往就会变得越来越疏远。使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不难理解人走茶凉了。

老同志退休以后要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必要整天抑郁寡欢纠结于人走茶凉,可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事物上,给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规律。对这个现象我们要抱以平和的心态坦然接受,这不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益,也更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多彩阳光


这是一个存在度比较高的问题。许多老领导老同事有这种感觉,这种现象占有较大比例。越是曾经职位比较高的领导,越有这种感觉。

一是,一部分老领导没有调整好心态

这主要是一部分老领导,自己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大家在一起工作,说白了,其实就是工作关系。在国外,总统退下来就是一个普通公民。该挤公交车,就挤公交车。该到市场买菜就到菜市场买菜。领导,只是一种岗位,是一个带头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大家聚到一起而努力的一个人。

然而一些老领导,不明白这一层关系。在台上时,颐指气使,不把下属当人看。动辄就骂,动辄行熊,甚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树立个人威信,无所不用其极。其实大家不是怕他,只是不愿意和工资过不去。

有一些,特别是快到点的老领导,特别不自重,想咋着咋着。严与律他,宽以待己。觉得反正快到点了,没人把自己怎么着,做事特别过分,引起大家的反感。大家也就盼着,这人啥时候退休啊?人常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平时不尊重别人,退下来的时候,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岗位消费习惯了,因公配车等职务消费还想带到退休以后。当享受不到时,就说是人走茶凉。


二是,一部分年轻同事感恩之心不够

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敬老爱老,是中国人的一个良好传统。一些年轻人,在家里时是太阳是月亮,别人都得围着自己转。对别人,爱人之心缺乏,感恩之心不够。对老领导的栽培和悉心教导,不以为然,视而不见。把一些小成功,看成是自己聪敏的结果。

试想一下,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工作经验、吃过的苦头、得到的窍门儿,告诉年轻人。培养徒弟,是需要代价的。人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领导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本身心理落差就比较大。这时候一些年轻人,再不注意细节、不注重小节,很容易伤了老领导老同事的心。这时候,就会给人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给人一种看走了眼的感觉。

三是,企业对老领导退休前引导不够

其实,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企业对即将退下来的人,特别是老领导,应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引导方法。比方说,早早就培养后备梯队,让领导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老领导的工作强度,也就是当当顾问罢了。

一般能当上领导,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有些领导,特别是职务高的领导,经常是做决策、看文件和签字。一般性的工作,动手性强的工作,往往是弱项。有的不会操作电脑,有的不会用手机。长期当领导,导致一些人的生存技能退化,甚至需要配生活秘书。

这时候,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多引导老领导,让他们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分散分散工作的注意力,融入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学会做饭,学会和别人平等相处。


欢迎关注@天地方圆,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天地方圆


其实,这是自然规律之一,冷静客观看待即可。


第一、人走茶凉是规律,不必过分解读

人走了茶必然凉,除非你还不停地向杯子里添加热水,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做的是无效动作。

第二、工作人员总有退休的一天,既然退了就好好休息

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总要退居二线的,既然退,就彻底交接完手头上的工作,将责任和权力交接给年轻人。

退休人员年龄大了、工作大半辈子,无论是身体需要还是心理需要,都需好好休息了,作为同事,我们应该替他们高兴,并祝福他们身体健康,让他们安度退休时光。

第三、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

不要太相信这种“感觉”,因为种“感觉”很可能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看到了一些“所谓”的“不良”现象,如:在位置上时,因为手中的权力,大家对他是毕恭毕敬,一旦退休,就没人搭理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你所在的这个单位“势利小人”太多,风气不好;二是这个退休的同事平时为人、做事不到位。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尊重老同志的。


所以,退休如生老病死一样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不要太执着于“世俗权力”,淡然面对并尊重自然规律即可。


组职发展之剑


1、角色的转变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承担不同角色,有学生,有子女,有父母,有下级,有领导;人是属于社会的,因此做社会中建立的关系是存在一定土壤中。比如同事、上下级,那是在这个工作关系网中才存在的,比如老同事退休了,这个工作关系不存立,自然工作的角色也没有了,工作的联系终止了,自然联系少了,给人的印象是人走茶凉,但这是正常的。

2、工作频度没有了

在一起的时候,工作上需要,经常接触,有时候很多感情都是工作过程中建立的;你看看,往往单位私交比较好的,可能开始都因为工作上有接触。没有工作联系了,也没有工作任务了,之间的沟通自然少了,感觉人走茶凉也正常。

3、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断圈子

上学的时候,你接触的都是同学和老师,自然圈子也是这些人;工作了更多是同事、领导、客户,圈子自然是这些。因此没有交集了,联系少了也正常。

4、个人感情

过去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尤其是有些人,受到领导提携或者指导,这是一种个人情感,是属于小范围的;这种情感的维护 和同学一样,它不是通过工作关系维护,更多是私下关系处理。当然也有些人很快就抛弃了这种私人情感,这不做评论了。

因此从工作关系角度这是正常的,从私人情感角度,是私人感情维护问题。


成哥职说


在职场多年,退休之后,除非有事情,否则和公司的交集就很少了啊,没有交集不共事了,给人的感觉会有点冷的,况且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那么自己认识的人过几年,大部分也都退休了,公司早已经换了新鲜血液,一茬又一茬的。

1 退休之后和公司交集少了

退休之后,社保什么的也都移交到社会上了,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再到公司了,在职场上大家的说说笑笑,你给我方便,我给你方便都是体现在事情上的,如果彼此之间没有了“事”这个联接,还能聊些什么呢。

即使有事情,有时候限于公司规定,对方不便于透漏太多,也会出现让人感觉人走茶凉的状况。

之前一个同事丽丽辞职了,还不是退休,辞职之后他让原来的同事给他传递一些资料,同事还在公司工作,公司有规定,当然不能给他传递了。那在这个同事看来就有点人走茶凉的感觉了,其实不然,感情还在,只不过有些事情不能做罢了。

2 公司换血,一茬又一茬,交情好的慢慢走完了

现在的公司人员流动比较大,大家不再把一个工作当做铁饭碗,铁打的饭碗,流动的员工,而且到了退休的年龄,原来的关系好的那一帮人都退休了吧。

这种情况下,遇到事情,也难免让人觉得人走茶凉。

总之啊,既然退休了,就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呗,和老伙计们一起快乐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