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是誰創造了文字?


是誰創造了文字?


今天吶,諸葛先生要給同學們講的故事叫做“倉頡(jié)造字”

“黃帝的史官是一個奇人”,無論哪兒的人們都這麼說,“不管有多少事,不管這些事有多麼複雜,他保準都能一一記下來,而且還不出一點兒差錯。”

那時候人們用什麼方式記錄事情呢?答案是繩子。發生了一件事情,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大的事情打個大結,小的事情就打個小結;事情之間隔了多長時間,就在兩個結之間留出多長的一段繩子。可是每天大事不少小事不斷,一來二去這繩結就亂套了,事情當然也就記不清了。作為黃帝的史官,倉頡 (jié) 需要記下的事情就更多了,可是無論什麼事他都能記個一清二楚,所以人們都說他是個奇人。

倉頡的眼睛非常奇特,他的每隻眼睛中都有兩個瞳孔,人們通常把這樣的眼睛稱作重瞳,據說重瞳的人都是很不一般的人。倉頡本來是個聰明而又有點馬虎的人,有一次,黃帝和炎帝因為邊境的事情起了很大的爭執,倉頡負責為黃帝提供事實依據,可是結繩記事的方法不太好用,他又把某些事給記錯了,結果黃帝在這次談判中失敗了。雖然黃帝沒有責備他,但是倉頡心裡很不好受,他獨自一人坐在河邊,心裡琢磨著如何才能把事情記得又準又牢。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當夕陽快落山時,河裡突然浮出了一隻大烏龜,倉頡仔細一看,只見它青色的龜殼上有無數個細小的花紋,映著夕陽的餘暉,顯得那樣神秘。倉頡看著看著就不覺出了神,等到大龜漸漸潛入水中的時候,他才一個激靈回過神來,心想: 如果能夠創造一些類似龜殼花紋的符號來記錄特定的事情,不就不會亂了嗎? 倉頡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幹就幹,他陸續創造出了一些符號,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記錯過事情了。

黃帝知道這件事後,對倉頡大加稱讚,並獎賞給他好多東西。倉頡得到賞賜,卻並沒有驕傲,想著要創造出一套完整的系統的符號,讓全天下的人都能把事情清清楚楚地記下來。為了這個理想,倉頡暫時向黃帝辭去了史官的職務,收拾好行囊到各地去考察收集符號。倉頡一路走來,每到一個部落,都會向當地人徵求意見,並且收集起他們常用的符號。他還仔細觀察天上星宿的分佈,研究山川河流的脈絡,甚至把飛禽走獸、草木器具的樣子都一一記錄描繪下來。

就這樣過了好幾年,倉頡帶著收集思考得來的材料回到了家鄉。一回到家他就鑽進了屋子裡,日思夜想,要把這些符號歸結到一個系統中。又不知過了多久,某一天,天空中忽然劃過一道閃電,大雨嘩嘩從天而降,不過人們驚奇地發現,落下來的竟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粟米! 又有人隱隱約約地聽到嗚咽的聲音,從倉頡住的地方悠悠地傳來,還看到一條龍的影子在他家的屋頂一閃而過。原來,經過了這些天的整理,倉頡終於創造出了一套可以書寫並記錄事情的完整符號,就連天地都為此慶祝,所以才顯現出那些奇妙的現象。倉頡將這些符號稱作 “文字”,從此,令我們驕傲的漢字便誕生了,人們也因此尊稱倉頡為 “字聖”,來紀念他這項偉大的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