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01

朋友圈再一次被刷屏了,上一次是因为《前任三》,这一次是因为再次回归大众视线的奶茶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

朋友说:这部影片传递出来的三观不正确。网上也有很多人这样说。

另一个朋友的朋友借着这部电影在朋友圈发了自己和前任的照片,配了一大段煽情的文字。

大抵是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在对方有现任的情况下,狠狠地撩了前任一把。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

02

我以前就说过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影视行业的发展是畸形的,青春、爱情题材的影片泛滥,内容空洞剧情俗套,词藻华丽却没什么实际意义。

大多数的影片都在卖情怀,然后赚足了票房和眼泪,实际上却也的确算不上什么好的影片。

《后来的我们》一上映便是话题不断,作为导演的刘若英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许多人搬出了早年间刘若英和陈升的故事。

林见清和方小晓也许就是以刘若英年轻时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只是后来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归宿,也没有破坏谁的家庭。

年少的时候爱情就是要轰轰烈烈的,那时候觉得爱一个人就是要一辈子的,哪怕是要与世界为敌都会奋不顾身。

可是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挚爱,也许被生活打垮,也许败给了野心与光阴,也许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消失殆尽。

最后的最后,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

03

从很多方面来看《后来的我们》和《前任三》是很相似的,如果真的那么放不下前任,那么现任又算什么。

林见清也好,孟云也好,他们都是如此,明明心里都还惦记着前任,却选择了现任。

那么他们为了前任而痛而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究竟把自己的现任放在了什么位置?

心里究竟怎么看待自己的现任?

难道现任就该承受这份伤害吗?

如果真的爱到不能自己,那么就去追求,去挽回;求而不得时选择了现任,就不要做对不起现任的事情。

怜惜眼前人。

有人说:最好的前任,就应该像死了一样。

话糙理不糙。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

04

我在有一篇文章讲林见清的渣男属性,也就说大家说的三观不正。

在自己已有家室的情况下还在与方小晓那般说话:

“你爱过我吗?”

“我一直爱着你。”

“我再也不能为你做任何事情。”

“I miss you”

“我也想你”

时隔多年,纵然两人之间有天大的遗憾,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再去追究曾经是否爱过,显得幼稚而可笑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劣根性,求而不得的才是最好的。

陈奕迅在歌里唱: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这世间总有些人或事,是我们求而不得的。

许多时候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已拥有的。

《后来的我们》: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05

之前到待消息说:有个女孩哭诉说看完这个电影男朋友和自己分手了,原因是放不下前任。

我记得《前任三》刚刚上映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听起来荒谬而可笑。

所以说,秉着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请不要打着电影的幌子,再去撩你的前任了。

The End.

赵小念:写娱乐也写影视,想写治愈系文字,想带给你欢乐,我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