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豫剧为什么听起来都是一种哭腔?

豫剧的确有“十出戏八出哭”的说法。

其实整个北方戏曲都以悲剧占主导,里面难免有悲悲戚戚的剧情,哭戏就在所难免。即使是部分喜剧,也会有小段的哭戏来牵动剧情,引发对比,达到更好的喜剧效果,比如《七品芝麻官》林秀英哭诉冤情。单从豫剧一种来说,我想大概有这几个原因:首先豫剧的历史有两百多年,是一种始终紧贴百姓生活的剧种。河南的经济长期以来相对不发达,生活困苦,农民经常吃不饱肚子,命运多蹇,地方曲种多取材于生活,因此多哭戏;再次戏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不高,身世也多凄惨,便更钟情于编写和演唱悲剧;再次是河南方言的特点,嗓音高亢嘹亮,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适合表现悲剧;最后就是豫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观众和演唱者对哭戏经久不衰的欣赏和坚持,逐渐也形成了这个重要的特征。

豫剧为什么听起来都是一种哭腔?

从流派上来说,豫剧中的豫西调低回婉转,适合表现悲剧。而豫东调则适合表现喜庆内容。其实现代豫剧正是在战争年代才真正成熟的。战争年代中原地区的苦难的确太多,并且当时全国的氛围也是悲愤的,因此悲剧(或者叫“苦戏”)比较流行。但是现在这种趋势有很大扭转。豫东调的戏曲受到人们很大欢迎。

主要是豫剧现在发展的更多的是戏曲小品和小篇剧目,近年来并没有十分有名的大剧产生。大多数演员还在演绎以前的剧目,以前的剧目又大多以悲情戏较多,悲情戏也更能让戏迷从中得到安慰,传播的也很广。就像现在的歌曲,不也是很多都是伤感的歌曲!

豫剧为什么听起来都是一种哭腔?

出来剧目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豫剧的发展高潮在那一段我们身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从1930-1960年之间发展的更为迅速,国家大环境因素决定这豫剧的大走向,悲情戏加上环境影响,豫剧更多的出彩表现在唱腔上,所以就形成了以哭戏和哭腔而见长的一种剧种。

随着老艺术家的隐退,新实力演员的登场,豫剧的唱腔和剧目都在多元化发展。最为著名的就是梨园春栏目,弘扬了豫剧文化,使豫剧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