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也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姓氏之一。”李姓的人文初祖亦为黄帝轩辕,司法鼻祖皋陶则为其血缘始祖,商末周初的李利贞为其得姓始祖。老子李耳为见之正史的第一位李姓人,因此被称为李姓的“正史始祖”。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

李宪墓冢今犹在

《北史》与《新唐书》以李兑的五世孙李崇、李玑兄弟始分陇西、赵郡二房。李崇任陇西郡守,其后世定居陇西,李崇即为陇西李氏始祖;李玑和他的儿子李牧定居赵郡,则被尊之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成为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

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北史·三三》载:“案赵郡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牧)。当楚、汉之际,广武君(李)左车则其先也。”“左车十四世孙(李)恢,字仲兴,汉桓,灵间,高尚不仕,号‘有道大夫’。(李)恢生(李)定,字文义,仕魏,位渔阳太守。有子四人,并仕晋:(李)平字伯括,为乐平太守;(李)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李)隐字叔括,(李)保字季括,位并尚书郎。兄弟皆以儒素著称,时谓之‘四括’。(李)机子(李)楷,字雄方,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平棘即今河北赵县。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

李宪墓志铭

赵郡李氏族人、唐宰相李吉甫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志·河北道二》的“平棘”条下载:“赵郡李氏旧宅,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后汉、魏以来山东(指太行山以东)旧族也,亦谓之‘三巷李家’云,东祖居巷之东,南祖居巷之南,西祖居巷之西。亦曰‘三祖宅巷’也。三祖李氏,亦有地属高邑县。封斯村者,李氏旧茔多在封斯。”

北宋欧阳修、宋祁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载:“自(李)楷徙居平棘南,通号‘平棘李氏’。”李楷的五个儿子李辑、李晃、李芬、李劲、李睿分房而居,从而形成了南、东、西三祖房。李辑与弟李晃居巷南,共称南祖;李芬与弟李劲居巷西,共称西祖;李睿居巷东,而称之为东祖。平棘李氏的南、东、西三祖房,人才济济,丁壮族显,而成为赵郡李氏的主干,因此最初的赵郡李氏即指“晋赵郡李楷”的平棘李氏,后来才形成广义的赵郡李氏。

今天的赵县西封斯一带,正是赵郡李氏的世居与中兴之地,民间流传着大量有关赵郡李氏的故事与传说,而且还遗存“大李家老坟”、“大李家寺”、“大李家花园”、“大李家岗”等地名。

自李牧定居赵郡之后,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其族人不断外迁另立门户,赵郡李氏逐渐形成了南、东、西、辽东、汉中和江夏六大房系。其子孙自强不息,竞相发展,使得赵郡李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至唐代,南祖房名相满门,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绅、李元素,世代荣显。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

李春像

西祖房中,李吉甫与其子李德裕都是唐代名宰相,父子宰相为西祖房增辉添彩。李公蕴于公元1009年建立了越南李氏王朝,历经九代君主共216年,对越南历史的发展演进起过巨大作用。李昉为宋初宰相,曾主持编纂宋代三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东祖房人丁兴旺,最为昌盛。李浑、李湛、李绘、李纬四人均出任过聘梁使,时人称为“四使之门”。李华为著名散文家,他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之先河。李峤、李绛都是唐朝名相。

李姓可谓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

李春所造赵州桥

赵郡李氏名人辈出,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更为后人所铭记。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孔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唐代李阳冰不仅是被誉为“李斯之后第一人”的大书法家,更重要的是他保存整理编纂了李白的万卷手稿并结集为《草堂集》公诸于世,才使李白的诗作得以传世;唐代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舆地总志,在它成书的一千多年里,历代全国或地方性方志,基本上都继承了其编纂方法和体例。

中唐之后,李氏族人大量向心型迁移到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一带。后来随着北宋的灭亡,赵郡李氏也随之分崩离析,作为一个大家族已是声微闻寂。但其族人随遇而安,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一起创造着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