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提示:任丘市把交通安全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连通政府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以来,任丘市农村地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3.8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0.32%、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7.76%。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

——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仝东辉 季春晖 任宫轩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一所一队”实现农村交通“四管”目标

见到石门桥镇农村交通管理专职干部胡浩时,他正跟史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德检查村子里交通标示张挂和区划问题。“现在,我们镇长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副镇长是常务副主任,安监办、学校、工商所、乡镇交警中队以及行政村工作站是成员单位,实现了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无死角、全覆盖的有效管理。”胡浩说。

近年来,随着农村车辆的增加,县乡村道路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地。2017年,任丘市发生的各类交通伤亡事故中,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占到了42.1%。针对这种情况,任丘市积极探索,全面推行以“大公安”为依托、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的“一所一队”警务模式,通过赋予农村派出所简易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查处、交通安全宣传、基础信息采集四项职能,变过去的突击式整治为常态化管理,实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在机构上有人管、在职能上有权管、在机制上愿意管、在效果上管得好的“四管”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任丘15个乡镇派出所已经全部挂牌,民警全员上岗。这种模式的运用,使任丘的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不断提高,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也明显下降。”任丘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简易事故处理“放权”破解农村交管难题

说起之前的工作体会,石门桥派出所所长王献民说:“原来我们哪个月也得处理十来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案件。劳心费神不说,老百姓还有怨言、有意见,经常投诉。现在好了,辖区出了轻微交通事故,中队民警第一时间就可以赶到现场,运用手机A P P进行简易交通事故处理,大大提升了效率,缩短了群众等待时间。今年以来,我们所没有发生一起因乡村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案件和投诉。”

“现在一个手机就是一个客户端、就是一个执法记录仪,每一个道路交通管理者通过在手机上下载A P P,就可把工作情况、工作状况实时上传到云平台。通过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实现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倒查’的目标,破解了农村交通管理‘有机制、无落实,有机构、无人员,有措施、无手段,有责任、无追究’的难题。”任丘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任丘还在全市361个行政村推行农村道路村级自治模式,建立不少于5人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村交通安全工作站人员履行采集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跟踪交通安全信息、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清理交通违法行为五个职责。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长效宣教机制促“四个下降”

为配合“所队合一”警务机制改革,任丘市首次将各乡镇政府、市区各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等20个基层单位纳入进来,在各乡镇政府、市区各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各行政村成立交通安全工作站,并对组织保障、事故预防、宣传教育、集贸市场管理等内容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任丘市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开展宣传教育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保障。任丘市利用当地媒体以及“任丘交警”微信公众号,开展农村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曝光严重交通违法;利用行政村墙体板报、警示提示牌和村委会大喇叭定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在463所中小学校设立了宣传板报,开展交通安全课,提升小学生交通文明素质。新作为催生新气象:今年以来,任丘市农村地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3.8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0.32%、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7.76%。

筑牢百姓安全通行的“防护墙”—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新模式见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