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扯谈

1.

今年想重新学艺术史和时尚史,买了一些书籍在家慢慢看,早前买了一位流量型文学类专家写的艺术史的书,好吧,想想也觉得自己的选择有毛病。

书到手,翻了几页,一肚子火,这都能出书,我自己写好了。

事实告诉我们,术业有专攻,解读红楼梦的不一定就能写好艺术史,当时还在朋友圈发了牢骚,然后几位朋友推荐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买来后,从前言开始看,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不知道这么形容是否贴切。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艺术史的书,没有之一。

前言放出了8个版本,其中包括1986年6月的第一个中译本版本和1950年的初版前言。这个世界有如此伟大的艺术理论家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像这个世界上有达芬奇、有仇英等等艺术家存在过一样让人感觉欣慰。

摘抄几句前言:

有些人滥用“科学的”语言,不是意在启发读者,而是要读者对他们肃然起敬,难道不正是他们高高在上、坐在云端向我们“垂教”吗?

渴望独出心裁也许不是艺术家的最高贵或最本质的要素,但是完全没有这种要求的艺术家却是绝无仅有。

还有导论中写的:

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成为绊脚石。

这本书很厚,他不仅仅是展现了从古至今艺术的变化,还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以及如何看待,既有客观事实,又有方式方法。很难想象,需要做多少工作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来。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这本书零售价是280元,还有折扣。

看了书之后(没看完,才看到中世纪),一直感慨,天哪,如果不是他如此详细的写出这些内容,我可能一辈子也搞不清楚其中某些问题,而如此细致的案头工作以及分析能力,那是他用了多少时间获取的知识储备换来的,还需要智慧和责任感,然而,我仅仅只需要花费200元就能窥探他的思想,获取他的劳动成果,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去思考过关于金钱和知识的关系,突然想到的时候,热泪盈眶。

很遗憾,我到今年才知道贡布里希,这真是太遗憾了,于是马上又买了一本他写的《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这两本应该会看很久,看完后肯定还会再买他别的书。

2.

6月6日下午,去江苏省美术馆听了一个讲座,名为《徐悲鸿和他的时代》,主讲人是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老师(头衔很多不一一列举)。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这个讲座的质量非常高,两个小时没有讲完,看她PPT里还有很多内容,她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讲得如此生动、平易近人。

红梅老师是策展人,讲座中有提到她为了展出四处搜罗相关文献,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徐悲鸿在《八十七神仙卷》上盖了哪些印章,不同章盖在哪些艺术作品中,她都进行了仔细寻找对比,由此可知对于徐悲鸿来说哪些收藏的作品更为重要。

还比如,徐悲鸿画过的一幅鸡,到底是用来思念蒋碧薇还是孙多慈,通过书信等资料进行分析,还推翻过自己之前的判断。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诸如此类的细节非常多,让人叹服她作为一名学者的钻研精神。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愿意去分享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两个小时听到的东西,她用了多少年去准备呢?

记录了红梅老师说的一段话:

“我们的一些研究弊端比较多,自己扒出点东西不研究也不给别人用,捂着搂着,垄断着。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很多人说,你真傻,你弄的这些一辈子吃喝不愁,你使劲去做研究。

怎么能这样呢?一个学者如果都这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怎么会有这种心态呢?我自己深受其苦,所以尽量多的往外展文献,让更多学者看到它、研究它,推进中国20世纪美术研究的深度...

如果孤军奋战,那种悲愤,那种对人性恶的体验真是非常人所能体会。一定要打破这种学术壁垒”。

啊,又要热泪盈眶。

谁认识红梅老师,请转告我对她的崇拜。

打算去搜集她写过的所有文章来学习。

3.

前段时间发现了一个网站,我又后知后觉了,这个网站已经存在了好几年。

名叫书格,是一个古籍在线图书馆。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它有多好呢?

要多好有多好,几乎每周都会更新高清的古籍,都是艺术类的,截至2018年03月底,书格发布超过1600套书籍资源,所有资源大小约 616 G+。

没有水印,几乎全部高清,很多冷门资料,介绍也很详尽。

比如最近发布了《婴戏图》系列,含高清图二十种:重午戏婴图轴、秋庭戏婴图轴、骷髅幻戏图等,还附了普清六种,选自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赛克勒美术馆,条目清晰得让人感动。说真的,比我有时候看的一些博物馆的网站更细致。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骷髅幻戏图页(南宋李嵩绘)

这里有不少冷门书籍,重订出像附释标注《琵琶记》,也有不少古诗词。书格还关联了一个出自同一家的网站

道卬,也非常好,上面还有我之前买过的一本1867年出版的《中国纹样集锦》。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最近很喜欢其中的《占景盘图式》,也就是古时候的插花器皿。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这两个网站的创建者都是未曾,我给他发过一封私信,表示希望能做个人专访,被婉言谢绝。

虽说遗憾,但是理解、尊重。

这并不会影响我想将这两个网站推荐给更多人,它们真的值得被所有人知道。

网站内有介绍,据此稍做简单科普。

书格建立于2013年5月22日,分享内容限定为公共版权领域的书籍,参照标准伯尔尼公约,简单说来,伯尔尼公约是关于版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五十年,之后,这些知识就属于全人类(详尽约束可自行搜索)。

书籍的来源除了未曾的收集整理,还有网友的捐赠,都是免费给大家下载的,不难想象出这个工作量有多大,更别说服务器的费用等等。

书格的一个口号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热泪盈眶。

廉价的知识|分享关于艺术史的一本书、一个网站和一个讲座

网站里有未曾的一段话:

网站一直是我一个人在管理和发布,我能坚持多久,世寿所许

所以我希望能借此影响到有接触到的年青人中有人能成长为这个国家的栋梁,成为这个国家文化开放和改革的推动者。我希望至少有人去推动图书馆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是坐吃山空。也许这只是一片我自己心里的桃花源,或者是流向你们的一股清泉。

别人说这话我可能觉得空洞,放在这里,只有感动。

你看,知识多廉价啊。《艺术的故事》不过一顿饭钱,还有大量的知识是免费提供,真是不可思议,那是多少人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们有幸可以享用。

当我意识到这点时,真是无比感慨。当然,还是要提一下,我并不是提倡知识要全部免费,伯尔尼公约也是有年限的,毕竟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创造者们的努力和心血,在没有免费之前,值得很多人花钱去获得,这样才是良性循环。

这个社会上,占有流量资源但不安心做研究的专家大有人在,做研究但拒绝与大众沟通的大有人在,仅仅为了名利做研究的大有人在,获得优质知识不愿意分享的也大有人在,于是,才会造成优质知识流通的不畅,垃圾资讯随处可见。但是,看到这本书,这两个网站,这个讲座,等等,又会对一切报以极大的兴趣。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有艺术家、设计师,但同时还会存在理论家与评论家,除了专业需要,更多的作用也许是在专业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建立桥梁。

那天听完讲座,我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毕竟自己也喜欢瞎琢磨,还常常自鸣得意,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学者,就会发现思想境界和专业学识上的巨大鸿沟,好在,目标也更清晰。

从来不想当网红,也不想做什么时尚博主,只希望若干年后,我的一些分析和时尚评论,能被认为是真实而正确地记录了当下,并能帮助更多普通人去理解和感受。

尽管才疏学浅,但我会为此而努力。

以后看过的一些展览,我都尽量将图片整理好上传网盘给大家下载,只要是被允许的。这次江苏省美术馆的徐悲鸿展图片,稍后上传,每次我会在公号发链接。

另外,这几天高考,有人考上了基本就不学习了,有人考不上就不学习了,当然,也有很多人是考上了,会去更好地学习。有时候考试是追求一种结果,去进行社会性筛选。但无论上没上大学,知识永远都摆在那里,等着所有人去追寻,去享受。

PS:好些读者后台留言希望我写新一季Gucci,嗯,周一见。

欢迎转发朋友圈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明细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email protected]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以时尚为主的视觉艺术

人物专访 时尚解析 辛辣评论

文刀米不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