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揭示了依靠暴力统治天下的野心家失败的原因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揭示了依靠暴力统治天下的野心家失败的原因

想要得到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纺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权,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圣人治理国家,只要符合大多数需要,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法度就可以了。

这一章老子对治理国家采取有为和无为做了精辟的解释:即“有为”必然招致失败,“有为”就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事实上,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在客观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他在这里说,如果以强力而有所作为或以暴力统治人民,都将是自取灭亡,世间无论人或物,都有各自的秉性,其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要以自己的主张意志强加于人,而采取某些强制措施。理想的统治者往往能够顺任自然、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秦始皇仗着兵强马壮,把天下据为己有,也失败了。实际上历史上所有妄想靠暴力占有统治天下的野心家,最终都失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