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第一军情


16世纪末西班牙因为组建无敌舰队,一举成为欧洲第一大海上强国,这时候的西班牙殖民者还在亚洲建立了殖民据点,自信心极度膨胀,打算依靠菲律宾为前沿阵地征服当时的明朝。当时有殖民者雷克尔上书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说,愿意用60人征服中国人,足见其狂妄自大。

明朝时期的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让西方殖民者垂涎欲滴。当时西班牙征服菲律宾之后开始对中国福建沿海进行了全面侦察,并且绘制了详细的地图。1576年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给其国王腓力二世写了一份侵华报告,这份报告提到,远征中国至少需要4000到6000人,配备矛,枪,船,炮和必备的弹药,其中2000到3000人就能足以占领福建一省,然后用福建的港口和舰队组建海上舰队,在征服一个省份后,就能征服全中国。

腓力二世接到报告后,下令西班牙开始做出兵准备,考虑到路途遥远,他们计划组织1.2万人的大军,腓力二世还命令印度总督提供500多名奴隶供大军支配,并派出一名军官到日本计划招募5000雇佣兵。

按照腓力二世梦中的设想,征服明朝,成为中国的主人后,将建立58个大主教和一套军事制度来维护统治。同时和北方的蒙古人和解,一起打击土耳其,在陆地上建立中国到西班牙的邮传路线。在中国确立统治权之后,其原本属于中国的属国,比如柬埔寨、暹罗等国都必须要向腓力二世叩拜,到时候西班牙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洋上将成为世界第一。

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很残酷。1588年5月底,西班牙无敌舰队满载2.1万人征讨英国,由于西班牙轻敌冒进,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最后只有43艘破船逃回了国内,无敌舰队的惨败让西班牙开始走下坡路。同时从西班牙统治下争取独立的荷兰,国力开始上升不断在各个领域跟西班牙较量,在亚洲地区牵制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力量。与英国和荷兰的战争使得西班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远征中国明朝的计划最终流产。(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西班牙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恰好是菲力二世时期,此时的西班牙国力处于顶峰状态,有世界上最大最强的舰队,也是欧洲国家中最富有的,军队改革遥遥领先其他欧洲强国,甚至把法国摁在地上摩擦。


对于西班牙提出这个计划,一个叫马丁的传教士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广泛的游走于广东,把嘉靖年间中国吏治破败的局面反映给了西班牙政府,并指出只要5000精兵,就可以占据南中国,进而控制整个中国,因为大明的子民和政府关系不好,并不爱国,中国南方的士兵战斗力很差(广东,因为没倭寇),武器也比西班牙的落后,战术思想也落后,就是一帮乌合之众。

听到这个消息的菲力二世自然是很高兴,毕竟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推行,欧洲人对中国都是非常向往的,如果能占据中国,那简直就是天下共主。为了保险起见,菲力二世决定出兵12000人,然后在日本招募5000人,在菲律宾招募3000人,一共组织两万人从广州登陆。没占一地不可干扰百姓生活,并迅速建立教堂学校,与有权势的人达成共识,进行文化殖民。

计划非常完美,但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此庞大的军队,如何完好无损的跨洋来作战,这在工业革命之前,基本就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天主教学校如何跟中国的儒家书院有机结合,前者是很排斥后者的,基本很难做到通力合作,毕竟利玛窦只有一个。再有就是马丁只是通过广东来看的中国,而并没有见识到东南戚家军和俞家军的威力,也不知道明政府虽然衰败,但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要是跟远洋作战的西班牙死磕,还是优势满满的。除了理想不现实以外,西班牙也是战事不断,无暇分身,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带领下愈发的强大,走向了海洋劫掠的路线,使得西班牙很难组织统一的大舰队去远征。而且跟法国作战也牵制了陆军的抽调,这个计划就一直拖啊拖啊,拖到最后,第一支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干翻了,气的菲力二世建立第二支投入全部精力跟英国人干架,中国,没空啊。


所以说欧洲想殖民中国,还得等到工业革命以后。


火器工坊


西班牙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全盛时期这个国家拥有大半个美洲,在亚洲的菲律宾、印度,非洲沿海也拥有大量殖民地。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西班牙最强大的时期,当时帝国不仅国土巨大,而且拥有全世界最巨大的财富,墨西哥和秘鲁的金矿和银矿给这个帝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贵金属,让给他可以在全世界买买买,也有能力组建强大的军队征战四方!

(全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

与明朝的贸易摩擦

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西班牙每年会以这里为中心购买价值数十吨白银的中国货物,以至于从西班牙到墨西哥到处充斥着大明的商品。除了广受欢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漆器、铜制品和糖类也深受好评。于是,大明成为对西班牙帝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但同时,也让西班牙帝国的财政吃紧。

为了防止白银大量外流,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国王甚至专门派人稽查来自马尼拉的商船,限制大明商品对本国的倾销。于是,很多载有明朝产品的商船被课以重税。显然,西班牙已经将大明当做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看了。

贪婪使西班牙人对明朝虎视眈眈

早在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之后,就开始了对明朝沿海地区的考察。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又物产丰富的国家,对西班牙人的吸引力远超东南亚的诸多岛国。

所以,当大明的产品倾销整个西班牙的时候,贪婪的殖民者开始着手以武力占领这个国家,从而实现对大明的巧取豪夺。于是在1576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年,殖民头子德桑上书腓力二世,陈述了他的侵华计划。他认为只需要4000-6000人,就可以占领沿海省份,并且可以直接利用占领区的资源组成强大的军队进而占领整个大明。

1586年,马尼拉总督再次上书腓力二世,提出派出1万到1.2万士兵,并招纳5000日本军人,合计1.5-1.7万人,在东南沿海登陆,占领若干战略要地后迫使大明臣服,获取那里的财富。

此时,腓力二世的政府刚刚宣布破产,征服大明的计划无疑使他兴奋异常。于是,开始着手准备侵略大明。他命令印度的殖民地派人支援马尼拉500奴隶,同时选派熟悉大明的葡萄牙人配合制定详细计划,甚至派人去日本准备招募工作。

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西班牙将会在16世纪末派出远征军与大明作战,而此时大明正在北方与日军作战,如何应对来自南方的西班牙侵略军,显然是摆在万历面前的难题。

英格兰的崛起打乱了这一计划

腓力二世一直想吞并英格兰,所以曾经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求婚,希望借此将英格兰纳为自己的领土,伊丽莎白一面虚与委蛇与腓力二世周旋,一面暗暗积累力量准备随时迎战西班牙人。

1588年,恼羞成怒的腓力二世组建了强大的无敌舰队,准备以武力征服这个国家。无敌舰队耗资1000万金币打造,拥有水兵2.1万人,150艘军舰,3000门大炮。在腓力二世看来,征服英格兰如探囊取物!

可惜事与愿违,1588年5月,这支舰队在远征英格兰的时候几乎全军覆没。获胜的英军乘胜追击,不断袭击西班牙港口。就这样,西班牙和英格兰13年的海上大战开始了。13年间西班牙舰队5次远征英格兰,皆以失败告终,并为此先后损失战舰上千艘,士兵数万人,几乎耗尽国力,于是远征大明的计划流产了!

其实,就在西班牙和英格兰决战的时候,正是大明与日本战斗之时,大明海军当时也保有战舰数百艘,海军数万人。如果西班牙舰队敢来侵犯,相信他会得到和入侵英格兰一样的下场!


历史风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这一百年之后,西方进入到“大航海时代”。在这两百年中,欧洲列强凭借其强大的战舰入侵了很多国家,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当时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认为中国遍地黄金的西方人自然把当时的大明当成一块肥肉。尤其是作为当时的海上霸主、号称“无敌舰队”的西班牙,甚至把这一计划提上日程,随时准备发动对大明的战争。当时的西班牙,整个国家自上而下,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海军还是海盗,自信心都空前膨胀。

1574年,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0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他们。

这样的话在当时看了不算奇怪,16世纪的西班牙,已经创造了诸多殖民奇迹——用300人征服墨西哥,用100人征服印加。

而对于明朝的战力,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的意见却保守了很多,他粗略的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大明国力不同于其他小国,想要征服这个国家,最少需要5000人。经过多次考察后,他给国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明朝有着繁荣的经济和广袤的土地,但是明朝的子民却很愚昧,他们安于现状,不喜欢打仗,明朝的皇帝害怕别人来攻打他,为此在北方还修筑了一面大墙,如果陛下能把舰队开来,我认为5000人足以征服这个国家。”

这个结论让西班牙殖民者直流口水,简直是一块大肥肉,用现代人的话总结当时西班牙人的看法就是此地人傻钱多速来!为此,1586年,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召开大会,详细商讨征服大明的计划。最后一致同意,并由51个显贵联名签署,上书给西班牙国王。

首先以福建省为突破口,攻下后其中3000人占领整个省,而后在东南亚和日本招募流民5000人,以补充后续兵力,随后以福建为大本营,向整个大明发起殖民。计划还做到了征服明朝以后的行动,首先是建立西班牙学校,灌输西班牙文化,从根本上抹除大明本土思想文化。然后在各地建立教堂,改变大明宗教信仰,实行宗教统治,让中国变成一个天主教国家。

这个计划得到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支持,但他认为四千士兵似乎不太够,他完善了计划,预计将派出1.2万士兵,并在印度招募500士兵,在日本招募5000士兵,共计一万七千五百士兵配备最先进的火枪,以确保能快速占领整个大明。虽然计划很完整,但是意外总是经常发生。在西班牙即将派兵出征大明的1588年,大英帝国突然发难,英西大海战使西班牙损失了2.1万西班牙士兵,同时海上霸主的地位易主,西班牙自此一蹶不振,它的手再也无法伸向遥远的东方。


但是如果意外没有发生,他们就真的可以打败大明了吗?先不说长时间的海上跋涉,在火器并不算太发达的年代,1.2万的兵力面对大明的百万大军真的不够看。


疯狂大体育


这份报告写在1576年(万历四年),那么我们看看这前后的西班牙在干什么。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奥兰治的威廉组织贵族反抗西班牙在尼德兰(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北部)的统治。这场战争给西班牙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在1756年使得国家破产,部分军队倒戈。

1586年(万历十四年),英国海军(海盗)支持尼德兰,在海上不断袭击西班牙从新大陆运回宝藏的船队。

1588年(万历十六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国被德雷克率领的英国海军打败。

1589年(万历十七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继位(不是莎士比亚笔下那个,那是英国的),率领胡格诺教徒在对天主教的战争中连战连捷,迫使其幕后支持者西班牙直接入侵法国。这样,西班牙就同时和英、法、荷三方进行交战。

再看看这前后的大明在干什么。

1567年(隆庆元年),开海禁,准下海贩东西二洋。

1568年(隆庆二年),徐阶退休,高拱掌权。

1570年(隆庆四年),明朝与俺答汗实现“封贡互市”,直至明末,北方边境无大战。

1573年(万历元年),张居正开始其改革。至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朝号称中兴。

大明:有本事你来啊......


直江信纲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计划没有实施?当然最大的原因是根本不可能,这只是西班牙在亚洲一些殖民当局和殖民领导者的狂想,虽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但却没有丝毫的可行性,因此几次上报都被真正主事的人给否决了。

征服中国的野望

1586年4月20日,在西班牙刚刚建立的菲律宾马尼拉殖民地,来自教会、军队、王室和普通殖民者的代表聚在了一起,开会商讨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征服中国。

西班牙从美洲出发征服菲律宾路线图

当时的与会者对征服中国这个目标本身高度一致,所有人都认为这势在必行,他们讨论的只是如何实施,即需要多少士兵与战船?需要多少火枪与火炮?在哪儿买弹药最便宜?具体需要多少钱?胜利之后的战利品能有多少?而最后这个会议还形成了一个决议,被呈交给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其中这些殖民者所提出的征服中国的理由是一旦征服中国,就能获得:

人类所能渴望和想像的所有财富,还能流芳千古……

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

而西班牙人想要征服中国的念头可不是这些参会者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了。早在公元1569年,西班牙征服菲律宾仅仅五年之后,西班牙传教士德拉达就致信当时的菲律宾殖民地总督说:

(西班牙)国王陛下一定会希望控制中国,因为中国地域广大、经济富足且高度文明,那里的城市和要塞比欧洲的还大,国王陛下一定要成为首先在那里建立定居点的人……而中国人并不尚武,他们完全只是依靠人多和城墙。只要攻陷任何要塞,将他们斩首会很容易。之后(在上帝保佑之下),只用少量军队就能让他们臣服。

德拉达的野望很快得到菲律宾总督德桑德的响应,信件很快被转给了西班牙国王,但他们在信中表现出的野望却始终没有得到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支持。但原因也挺有意思的,首先是西班牙国王不放心东方这些殖民地的领导者,因为当时亚欧地理间隔太大,通信一次都差不多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西班牙国王对亚洲的情况也非常不了解。因此他害怕一旦开启对中国的战事,战争会无法收拾,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人,花多少钱。

武力征服中国的倡导者:耶稣会传教士德拉达

因为当时西班牙王国的财政状况并不太好。虽然发现新大陆带来了巨额财富,但当时西班牙王国因为欧陆战争欠下欧洲其它国家大量债务却都还没还清,当时其财政收入的40%都要用来偿还利息。而当时西班牙已经占领了美洲大片土地,但其经济利益却还没有完全得到开发,所以腓力二世更倾向于将美洲殖民地利益充分开发,而不愿意为收益未知的征服中国行动下大本钱。

所以自始至终腓力二世始终严令禁止殖民地当局将征服中国的计划投入实施,而且要求殖民当局努力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并且不得和与明朝政府为敌的海盗结盟。

征服中国计划的细化

但德桑德和他的继任者们却并不甘心就此停手,因此在后来的这些年里,他们反而越来越认真的筹划起了具体的征服计划。最后在石头君开头说到的那个会议上,这些殖民者制定了最终的详细计划。

这个计划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由菲律宾殖民地派出数百名士兵,由西班牙本土派来1万到1.2万军队,再招募大约5000到6000名当地人,并由耶稣会传教士招募同样数量的日本武士,这样总共能凑齐2万到2.5万军队。同时他们还建议邀请葡萄牙人也加入其中,以增强成功的把握。而且他们认为:

只要这样的大军一出现,就足以把中国人吓得臣服了,所以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而如其不然,卓越的西班牙勇士则将会把无尽的浩劫与杀戮带给他们,给中国造成巨大破坏……

这个计划甚至对征服中国所需要的军火都做了规划,他们估计总共需要500支步枪、4000条长枪、1000副盔甲,1000个勃艮第头盔和一些火绳枪。同时还准备雇佣4个火炮工匠制造火炮。至于弹药,这些殖民者认为无需准备过多,因为在中国登陆之后就能从当地买到。他们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当时确实可以从一些中国商人手里以较低价格买到弹药和一些枪支。

积极倡导武力征服中国并给西班牙国王带信的耶稣会传教士桑切斯


但要真正出征,还需要西班牙王室拨款,这些殖民者估计雇佣日本武士会需要大约20万西班牙比索。因此参会的50个代表最后一致制定了一份备忘录,由入侵中国最坚定的倡导者——耶稣会传教士阿隆索·桑切斯将其带回西班牙本土,请腓力二世批准。

始终拒绝批准武力入侵中国计划的腓力二世

但桑切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年半时间把信带回西班牙之后,却还是遭到了腓力二世的严辞拒绝。同时当时在罗马的耶稣会高层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同样严厉谴责了桑切斯,并发布命令严禁其再参与这一计划。而在两年之后,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摧毁,西班牙的海上实力也大幅衰落,之后西班牙殖民地征服中国的计划就渐渐没有人再提起了。


桃花石杂谈


16世纪,率先进行大航海的西班牙,进入它的全盛时期。西班牙殖民者甚至创造了以169人就击败了印加帝国8万大军,将数以百万计人口的印加帝国彻底灭亡的奇迹,数以千万平方公里的美洲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而此时东南亚的菲律宾,也处于西班牙统治之下。骄横不可一世的西班牙,面对富庶的明朝也起了野心。


明朝万历十年,西班牙传教士阿隆索·桑切斯来到澳门。众所周知,西方殖民者对外殖民侵略,从来就是两个手段,一边是武力直接侵略,一边是传教士文化侵略,传教士一直是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先锋,阿隆索·桑切斯也不例外。阿隆索·桑切斯向西班牙国王提出武力侵略中国计划:

他声称派出1万或12000名西班牙、意大利或者别国士兵,加上五六千日本兵和数量相当的菲律宾,就能轻松的将明朝占领。


他们甚至将西班牙征服中国后如何统治都计划好了。计划书上详细的列出了要大量建教堂和学校,灌输西班牙文化,传播天主教,并在中国建立58个大主教、主教和一个总主教,并委任若干总督等等。

这就是题主所说的,西班牙以2万人征服明朝计划。事实上这并不是西班牙第一次提出征服中国计划。在此之前,已经有西班牙殖民者雷克尔上书西班牙国王,他认为只要60名西班牙士兵就能征服中国。

西方殖民者的狂妄和无知,也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人总是将清末西方列强等同于工业革命前的西方殖民者,这其实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西方列强的确能吊打清朝。但是在尚未工业革命时西方列强,劳师远征,再加上人口劣势,绝非明朝的对手。

事实上,西方殖民者,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荷兰,都曾经对辽阔富裕的明朝起觊觎之心,也曾动用武力,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甚至明朝的海盗林风也曾占据马尼拉,明朝末年郑芝龙更是成为南中国海的海盗之王。但可惜的是,空有强大武力却因为不思进取、闭关锁国,明朝也彻底丧失了大航海时代的红利。

不知道是明朝的幸运,还是西班牙的不幸,亦或是明朝的不幸,西班牙的幸运,最终,西班牙所谓2万人侵略中国计划并未实行。因为就在计划提出没多久,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了征服英国的计划。然而号称无敌的西班牙舰队却被后起之秀英国打得落花流水。



无敌舰队的134艘舰艇仅剩残破的43艘回到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役,西班牙彻底由巅峰滑落,没有了强大的无力,西班牙面对荷兰及英国的崛起,愈发力不从心。所谓征服中国的计划,自然也无疾而终。


鸢飞九天2018


即便是没有陷入荷兰与英国的战争,当时明朝的实力也是吊打西班牙,先不说西班牙劳师远征,明朝以逸待劳!我们说说后来发生的事情,荷兰在十七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实力够强了吧,还占领了我们的宝岛台湾。后来被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了,而郑成功所率领的部队是被清朝打的没地方去了的一支残兵,就凭这样一直队伍就能够吊打荷兰,可见当时东西方的实力相差多大!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的实力在世界范围来说是绝对的领先!说的更远一点,匈奴是被汉朝打的无立锥之地,才往西方去的,结果呢,匈奴首领阿提拉把东西罗马帝国虐成什么样?突厥是被唐朝打出去的,到了欧洲被被称为欧洲人的噩梦!所以,西班牙在当时的想法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历史没有假如,如果西班牙当时真的实施了,说不定中国会更早的和世界接轨,中国的近代史可能就没有这么痛苦!


消失地平线46830968


西班牙当时欠了不少钱,虽然发现了新大陆赚了不少钱,但是后期征服明朝的计划还没有实施,便被英国舰队打的夹着尾巴逃走了。明朝军队可以说当时火器时代,花钱砸火器,当时明朝的火器已经很成熟,妄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无疑痴人说梦,来两万人还不够塞牙缝。

当时横扫亚欧两大洲的成吉思汗在中原耽误了几十年才啃下这块硬骨头,西班牙竟然想用两万人打下中原,来了西班牙版图怕是都保不住了。




花家七公子颜如玉


根本原因是组织者死了!没有完成这项计划,就像帖木儿最后的远征一样!人亡政息而已。不然真有场好戏看!顺带隶属下历史上未成的远征。1、亚历山大西征未能深入中国,未能看到根秦帝国一战。2、凯撒东征未能成行,否者罗马帝国可能提前几百年征服帕提亚。3、帖木儿雄霸中亚,只因身死而未能成行的征服中原的计划落空。4、也就是这次西班牙征服明朝计划。历史上诸多好戏未能成行叫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