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歷史的邊緣,遺忘的民間,關注聊史補丁

詩詞,不僅為文人墨客所喜愛,也同樣受到帝王的垂青。歷史上喜歡寫詩詞的帝王何其多也。比如康熙皇帝,據說寫下的古詩詞不下萬首,實在是嚇人。但就其傳播度而言,估計流傳下來的沒幾首。也有的帝王,即使就寫一首,也就是所謂的孤品,卻也能流傳千古。本文介紹5位帝王的詩詞,看看誰寫的更有殺氣?

說起帝王,難免就得提及戰爭。在歷史上,“楚漢爭霸”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梗。猶記兒時的連環畫上面,那“破釜沉舟”的戰爭畫面栩栩如生。項羽也因“鉅鹿之戰”以少勝多,一舉成名。到了中學,那副著名的長聯更是成了許多少年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讀來氣壯山河,蕩氣迴腸。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項羽

其中的主人公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展開了4年的戰爭,在歷史上寫下了波瀾壯闊的一筆。因為項羽的婦人之仁,在鴻門宴放過了劉邦,終釀成大禍。最終,項羽兵敗,在烏江自刎。期間寫下了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之圍,重創了項羽。項羽退到了烏江邊,本有機會渡江逃走,但他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寧死也不逃,最終自刎烏江,成了悲情英雄。在英雄末路之際,他更多的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妻子,他擔心的是心愛女子的命運。那是悲情英雄最後的一絲牽掛,展現出楚霸王柔軟、脆弱的一面。曾經力可扛鼎、拔山的楚霸王,臨死前,心中的情愫盡覽無遺,這恰恰是英雄和常人一樣,富有人性的一面。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劉邦

而劉邦自從打敗項羽之後,一統天下,建立了漢朝,史稱西漢,是為漢高祖。劉邦出身卑微,打小沒認識幾個字,後來卻打下了大漢江山,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真乃屌絲逆襲的代表作。但劉邦卻也有一首殘詩流傳千古。那就是公元前196年,劉邦親自帶領部隊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亂,然後順路經過家鄉沛縣的時候,和父老鄉親歡聚一堂的時候寫下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本是衣錦還鄉,以帝王之尊回到故里,該是多麼的意氣風發、豪氣沖天。但此時貴為皇帝的劉邦更因淮南王的叛亂而憂心忡忡,可謂“高處不勝寒”。劉邦擔心的是如何守住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劉家基業,如何找到勇士為他鎮守邊疆,保衛國家安寧。正是站在這個高度上,劉邦早已不是過去的那個小混混。但畢竟水平有限,沒法繼續發揮下去,就這樣成了殘詩。卻也不失自成風格。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黃巢

時間倏忽就過去了千年,漢朝早也灰飛煙滅。不知不覺來到了唐朝末年。於是,湧現了一位草莽英雄。那就是黃巢,其人出身商賈,少時粗通筆墨,有詩才。率領了唐末農民大起義。於公元880年,打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但僅僅過了4年,便兵敗,死於狼虎谷。黃巢曾因為落第,寫了一首詩,殺氣騰騰。那就是《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因為對落第耿耿於懷,他自比菊花,要等到秋天百花凋零的時候,獨自開放。到那個時候,整座長安城飄著都是我的香味,真是霸氣十足。其中“滿城盡帶黃金甲”用來成了一個電影的片名,獲得巨大成功。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趙匡胤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黃巢起義失敗之後,五代十國局面形成。而趙匡胤的橫空出世,最終結束了五代十國混亂動盪的局面,建立了北宋,基本完成了統一。趙匡胤也就是史上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相傳宋太祖也寫了不少詩。其中以《詠初日》最為霸氣: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據說這首詩是趙匡胤在靈山寺門前詠就的。一二兩句,寫旭日東昇,把天地極其壯麗的景觀描繪的活靈活現,“光赫赫”,“如火發”,極其生動形象。三四兩句,詩人自比初升之紅日,以群星、殘月喻當時的殘餘勢力,並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徵自己剷平割據、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該詩大氣磅礴、境界開闊,真乃大手筆也!

5首開國帝王的詩詞,到底誰的更霸氣?

朱元璋

三百多年後,又有人和他一樣,打下了江山,也寫下了殺氣騰騰的詩。那就是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這首詩就是《憤題和尚詰問》: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

這首詩相傳寫於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以少勝多擊敗陳友諒百萬大軍之後。朱元璋取得決戰勝利之後,私訪寺院。主持見其殺氣太重,欲解其殺氣,故問其名。朱元璋便在寺院牆壁上寫下這首詩,然後仰天大笑而去。詩意很淺顯,也充滿了血腥味。詩裡已現一掃宇內,蕩平天下的志向,王者之氣盡現,真可謂霸氣側漏。同時也看出朱元璋對自己的帝王之威頗為自得。

這5位,雖然都是開國皇帝,但在位時間長短差距很大。就這5首詩詞,諸位覺得誰寫的詩詞更霸氣呢?歡迎一起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