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古畫賞析:清 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圖》

古畫賞析:清 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圖》

清 八大山人 松石草堂 紙本設色

清 八大山人 松石草堂 紙本設色 166×60cm ,

款識:昔吳道元學書於張顛賀老,不成,退畫,法益工;可知畫法兼之書法。八大山人。

鈐印:八大山人(白文)、何園(朱文)

鑑藏印:齊雲山莊齋館書畫珍藏(朱文)、福觀居士過眼(朱文)

徐邦達、楊仁愷、蕭平等題跋。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八大長於水墨寫意,這是宋元以來興起的一種畫法。發展到明清時代,出現了許多文人水墨畫寫意大師,八大為其劃時代的人物。 在水墨寫意畫中,又有專擅山水和專擅花鳥之別,八大則兩者兼而善之。他的山水畫,近師董其昌,遠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黃公望、倪瓚諸家。,其運筆的圓潤則有著董、巨和黃公望的遺蹤,墨法參照了米氏雲山,而某些樹石的組合形式,顯然取自倪瓚。但是,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卻又強烈地感覺到朱耷的個性,上述那些古人的法則,不過是他隨手拈來為自己服務的。那些山、石、樹、草,以及茅亭、房舍等,逸筆草草,看似漫不經心,隨手拾掇,而乾溼濃淡、疏密虛實、遠近高低,筆筆無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這種無法而法的境界,是情感與技巧的高度結合,使藝術創作進入到一個自由王國。白石老人曾有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原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其傾倒如此。今天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賞和理解他藝術的人越來越多。

讀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讀經悟禪時那種虛無縹緲的思索去猜度畫的意境,而是隨著畫面展示出的景緻你讀詩一樣去品味畫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馳神往,但不管怎麼欣賞,也不會產生空靈逃世的感覺,而只希望深入到繪畫展示的境界中去,尋求畫圖深處那更美的景緻。這就像遊人進入一處名勝後,總想往深處走,去探尋更幽雅的風光那種心態一樣。八大山人晚年山水畫已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他不再追求畫面的寫實,而只以自己奔放的思緒用大寫意的手法展示山川的雄渾絢麗。

古畫賞析:清 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