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從右向左豎版的寫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現在我們不管是在書本上還是在電腦上看到的文字都自左向右橫版的,但是在中國古代確實採取的完全相反的自右向左豎版的排版。而且相比於現在的橫版排版的模式,豎版排版的模式經歷的時間更久,運用的也更加完善。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要使用豎版這種排版模式,又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改成現在橫版的模式呢?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古人為什麼要採取自右向走的豎版的排版模式:

一、受到書寫材質的影響,在紙被髮明及推廣之前中國人一直都是使用的竹簡作為書寫材質的。受到竹簡的製作和竹子的特性,人們只能用長條形的竹子編制竹簡。並且因為不好掌握篇幅長度,所以只能先在一片片的竹簡上刻好字,然後再進行裝訂,這種情況下人們只能採取豎版的排版模式,這種排版模式就一直被延續下來。

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從右向左豎版的寫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二、受到人體結構的影響,我們知道大部分人都是右手畢竟方便,因此古人在閱讀竹簡的時候都是左手拿著一端,然後用右手去把竹簡慢慢展開。這種情況下,為了方便邊閱讀邊展開,人們就採取了自右向左的書寫,這樣當竹簡全部展開的時候也就閱讀完全篇了,節省了很多時間。

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從右向左豎版的寫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這兩個原因應該是古人採取自右向左豎版的主要原因了,其他的如古人以右為尊之類的都是些牽強附會的原因,今天就不提它們了。

那麼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採取自左向右橫版的書寫習慣的呢,這個就離現在比較近了。從清朝末期西學東漸開始,當時的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學習西方的橫版的排版模式。特別是在翻譯一些西方科學著作的時候,由於需要寫一些英文字母和標點符號,豎版就顯的非常不方便,於是這些知識分子開始嘗試橫版的排版。

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從右向左豎版的寫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在中國人開始嘗試橫版的排版模式的時候,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還是受到人體結構的影響。大部分人都是習慣右手寫字,原來豎版的時候還沒啥問題,現在採取橫版的模式的時候,再自右向左寫字的話就非常的不方便。不僅是因為手會將前面寫的內容給擋掉,更是會經常發生袖子將寫的字給塗花了的情況,於是自左向右的書寫習慣就開始慢慢的出現。

於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以錢學玄同、魯迅為代表的新時期文人開始大力倡導自左向右橫版的排版模式。但是正如同時期的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一樣,自左向右還是自右向左,橫版還是豎版,這些在當時都有著不同的支持者,雙方爭辯激烈。

中國為什麼要改變從右向左豎版的寫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直到195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份《光明日報》一改之前的自右向左的豎版排版,使用了現在的自左向右的橫版模式。自此之後人們一邊讀報一邊點頭的習慣,就這樣改成了一邊讀報一邊搖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