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老林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

老林回答:“我要成为马拉多纳。”

这个老林自己都不记得的对话,却在长辈们口中屡被提及,视作老林从一而终追寻梦想的佐证。

也在他被迫放弃梦想之后,成为老林的自嘲。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1981年,中国队时隔二十四年,再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在新加坡,1:2负于新西兰,倒在通往西班牙世界杯的门槛前。也是这一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开始响起。

在举国足球体制的影响下,老林打出生就开始接触足球。

父亲会带着他一起看世界杯,挨个向他介绍出场的球界巨星,家中也贴满球星海报。

耳濡目染,足球自此在老林心底扎根。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当时的厦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老林遗传了父亲的天赋,顺利进入校足球队,正式接受系统训练。而后被区少年队选中,成为区队中场主力。

这一年,罗马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1:0领先卡塔尔整整87分钟,却在最后三分钟被连进两球,再次倒在世界杯门前。

老林在失望之余,也对未来满怀憧憬,他似乎摸到成为职业球员的门槛,对待每日风雨不改的严苛训练,都热情万分。

别人结束训练都累得只想回家瘫倒,老林还能在球场跑上几圈。“那时候真不觉得累,踢球就开心。”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不是每个人都像老林这么开心。

更多人认可好好读书才有出路,运动始终是上不了台面的业余爱好。

加上国足连连失利,几乎没有人相信踢球能踢出什么名堂。

班主任很快向母亲告状,说老林上课心不在焉,不听讲,眼睛只盯着教室里的钟,期盼赶紧下课好去踢球,希望可以联合母亲,阻止他不务正业的行为。

事实上,教室里并没有钟,老林也没有表。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不止老林,队友们也受到同样的待遇。

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态,已经算是家人最好的态度,更别提重视。

在厦门,几乎所有球赛,观众席上都只有零星身影:替补球员、教练、探测军情的其他球队教练。没有领导,没有家人,没有媒体。

每一场球都像雁过无痕,只有路过的无聊大爷,会停下来看戏般看几分钟。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老林以为本来就该这样,静静地激烈比拼,悄悄地分出胜负,回家向父母报喜,得到一句“真棒,快去写作业”的回应。

直到那一年,老林好友所在市队赢得赶赴国外,参加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机会。

球队却差点因为买不起机票而弃赛。最后是教练东奔西跑,说服资方赞助,才得以启程。

老林在好友归来后的描述中,感受到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巨大差距。

足以容纳两三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欢呼声此起彼伏,媒体摄像头灯光闪烁,还有电视转播。

第一次遇见这种大场面,队员都有些发憷。各国球队的球员,一样都是半拉大的孩子,却怡然自得,见惯不怪。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后来他才知道,在其他国家,只要是足球赛事,不论大小不论年龄,都有转播报道。不止父母,只要知道比赛信息的球迷都会赶来观看,足见重视。

而其他国家球员,甚至会在比赛结束后,等在球员通道处,向顽强反击最终失败的一方鼓掌致敬。

最尴尬的场景,发生在第一场比赛前,主办方要求,为保安全,每个队员必须佩带护腿板。

好友队伍根本没有护腿板,甚至没见过护腿板长什么样。

最后是上场前,对手送上了十一个护腿板。

首发球员一人一个,替补队友没有,导致中场换人时,必须在场边快速交换护腿板。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好在他们没有被小插曲影响发挥,进入当年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十六强。

有外国人在赛后赶到他们下榻的酒店,希望买走其中有天赋者,加以培养。

国足踢不进世界杯,好友队伍却进入十六强,这一切让老林觉得与有荣焉,更加卖力踢球。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他下定决心,报名外省足球俱乐部试训,顺利通过。

听起来无限光明。进了俱乐部,代表成为职业球员,踢得好就能从预备役调上一线,就能踢甲级联赛、中超、全运会……一层层往上,最后跨过国家队的门槛。

实际上,在中国,这条路风险远远大过收益。

在这之前,老林一直是边踢球边上学,而一旦成为职业球员,意味着告别学校,再也无法回头。

踢得好,一路向上,踢不好,虽然学籍还在,但也难以再跟上节奏。只能混混度日,或者干脆进入社会,前途未卜。

这一切,老林和家人在当时并不知情。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老林带着梦想成真的憧憬,进入俱乐部开始集体生活,但他很快发现,现实和他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

选入俱乐部的球员,不是每个都因为能力出众。有些人家中富裕,却不学无术,被家人送进球队,只为管教。

训练枯燥艰苦,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跑一万米,跑到呕出胆汁,还要坚持咽下早饭。九点半开始日常训练,球员们必须保证体力充足。

训练持续到十一点半,午睡后还得继续,直到五点半结束,日复一日。

看电视是他们唯一的消遣。

玩乐惯了的富家子弟们,忍受不了寂寞,没过多久就开始夜夜饮酒笙歌。

老林和队友也学会了喝酒,每天入夜后轮流悄悄溜出去买酒。

原本应该管束他们的教练也不知所踪,出去玩乐。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接下来,老林遇见了著名足球黑幕——改年龄。

改年龄早已成风,将自己年龄往下改小三岁,企图以年长的身体素质优势,在一众年幼球员中脱颖而出,进入一线。

老林被迫离开俱乐部——越来越多年长球员更改年龄,他们技能更老练,身体更强壮,遮掩他的锋芒。

他没有再回到学校,凭着在足球上的能力,成为一名足球教练。

现在回想起来,老林觉得,也许自己并没有那么天赋卓绝。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这些年来,老林越来越觉得自己结局还算幸运,早早抽身,也越来越清楚在中国,贫民窟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成为顶级球员。

在国内,要想成为一名顶级职业球员,除了天赋能力,还要付出大量金钱。而这些钱,大部分都花在了教练身上。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两所足球名校,家长削尖了脑袋想将孩子往里送,只为得到更专业的足球培训。

接下来的上升,除了能力足够,还要看教练一念之间。上级联赛俱乐部的教练来选人,若是名额提早被占满,任能力再强也选不上。

更有甚者,要求身高185以上,简直是在选秀。

换了梅西、C罗,在国内街头踢球,不但不会被伯乐识中,搞不好还会被投诉妨碍交通。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有自己的经验做教训,但凡有俱乐部来找老林,希望可以带走他执教球队的孩子,成为职业球员,老林一概拒绝。

似乎他自己也已觉得足球只能是业余爱好,不能成为谋生之本,更别提为国争光,“太难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站在巅峰的顶级球员,脚下都是无数热血青年的血泪。

他只能尽最大努力传授球技,带孩子们四处比赛,然后告诉他们:“好好念书。”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老林很庆幸,至少他现在四肢健全,家庭美满,工作稳定。当年的队友,有的遍体鳞伤,有的混迹街头,无一真的实现豪言,荣誉加身。

前不久被曝在街头卖樱桃的前国足守门员安琦,似乎就是退役球员的写照。

他曾在2001年的国足出线之战中,表现神勇,零封阿曼队。

国足队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无数和老林一样,籍籍无名空有热血的小球员。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2001年10月7日,几乎所有中国球迷都无法忘记的夜晚。

9点22分,随着主裁判做出终场手势,央视五套的屏幕上,几乎同一时间打出五个大字:我们出线了。

老林和亿万坐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一样,振臂欢呼,激动落泪。

激动过后,是无限落寞。

他想起年少的自己,以为只要努力踢球,终有一日,能梦想成真。

有个厦门青年踢进职业俱乐部,他想做马拉多纳|人物

现在的老林,八块腹肌没了,变成微微凸起的小肚腩。脸上的锐气消失,换成父亲的慈爱神情。

只在酒酣耳热时说起,“我以前可好笑了,想成为马拉多纳。”

这是厦门足球青年,中国足球的小小缩影。

------ --------- ---------

记者/余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关注“开始厦门”

发现厦门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