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

——塞尚


反对“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后印象派三杰,塞尚(左)、梵高(中)、高更(右)

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后期,而是与印象派本质不同的一个艺术派别。简单来讲,印象派表现的是看到的客观的东西,后印象派表现的是主观感受。这就好像一个叛逆期的少年开始反叛他的权威父亲。


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塞尚家的豪宅,1876年,塞尚作品

塞尚是个货真价实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梵高的家庭在当时荷兰的宗教界和艺术界非常有声望,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两个叔叔和弟弟提奥在经营画廊。高更是个证券经纪人,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有美丽的丹麦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们是令普通人羡慕的家庭。

他们三个的家庭背景都非!常!好! 然而都抵不住艺术的召唤,最后越!画!越!穷!可是,联想到后来他们画的价格,艺细胞君不禁想:莫非,画画毁一生、富三代?


颜料堆那么厚的梵高是穷人吗?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后印象派三杰用颜料厚度,塞尚(左)、梵高(中)、高更(右)

梵高(1853-1890)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弟弟提奥每月寄150法郎给梵高,用于他的生活和绘画创作。很多人对当时的150法郎可能没什么概念,我们看几个参照:

  • 克里斯提娜和梵高约定,只要梵高每月赚够150法郎就跟他在一起,而克里斯提娜当时有6个孩子。
  • 梵高画中的邮差唐吉老爹,月薪135法郎,养着3个孩子和一个老婆。
  • 1900年毕加索刚来巴黎,有画商每月付150法郎,请毕加索按时交约定数量的画给他,出售还可以再分成。
  • 1904年,爱因斯坦在一所私立学校任临时指导教师,月薪150法郎。

那么,可以推测梵高的生活不至于穷困潦倒。另外,他在生前最后阶段,用70天创作了75幅画,这除了顽强的毅力外,物质方面的保障也不容忽视。


梵高是自杀身亡的吗?

关于梵高的死亡,一般的说法是,梵高在麦田里开枪射中了自己的腹部,然后拖着受伤的身体跑回了家,拖延了两天,等弟弟提奥来了后去世。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梵高自画像》,1889年

也有人认为梵高死于他杀。有说法是,附近的小孩子拿了父亲的枪出来乱射,不凑巧射中了梵高。有一些线索为证:

  • 在中抢前的几天,梵高还写信给弟弟提奥要钱买绘画颜料。
  • 附近的居民见到,有个药剂师的儿子喜欢拿父亲的枪出来玩儿。
  • 梵高是强烈的自杀反对者,曾称自杀为“可怕的”或“邪恶的”行为。
  • 梵高的枪击伤口在腹部而不是头部,子弹以倾斜角度射进身体,像是从“很远的”地方射出的,远到他根本不可能扣动扳机。
  • 梵高自杀后没有留下遗书,也没有留下任何“道别”的痕迹。那天他出门远足,还费劲地拿着一堆画具,“如果他根本不打算回来的话,不太可能这么做”。

现在或许不能轻易的说梵高死于自杀了。


“三杰”谁的画更值钱?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加歇医生的肖像》,1890年,梵高作品

1990年,梵高的《加歇医生肖像》拍价8250万美金。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你何时结婚》,1892年,高更作品

2015年,高更作品《你何时结婚》拍价3亿美金。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静物》,1890-1894年,塞尚作品

1999年,塞尚画作《静物》以6050万美金的价格在纽约拍卖成交。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换算一下三幅画拍价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哪幅画的价格比较高,然后在后台告诉艺细胞君!(微笑.jpg)


代表作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从马赛看艾斯泰克海湾》,1885年,塞尚作品

风景画和静物画是塞尚的代表作,《从马赛看艾斯泰克海湾》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幅。画中带有辩证思维:“如何在2D画面表现3D的构造,而不仅仅是物体的单纯的某一个角度或者表皮”。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向日葵》,1888年,梵高作品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整幅画由触目的黄色组成,瓶中的向日葵,有的盛放,有的中心结籽,有的花瓣已掉尽。

塞尚、高更、梵高:绘画穷一生,作品富三代|每日名家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局部),1897年,高更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是高更的代表作。除了名字引人深思外,画中形象都有隐喻,颇具神秘意趣。

塞尚、梵高和高更的经历印证了一句话: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他们用心创作的每幅画上,都带有自己的烙印;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偏爱,那么你喜欢哪幅呢,欢迎在后台告诉艺细胞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