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要说中国历史,就不得不提一个群体,“公主”!如果要说历史上有名的公主,大家都会想到谁呢?太平公主、建宁公主、文成公主……在众多的公主当中,为人广为流传、名垂青史的大多都是“和亲公主”,比如“王昭君”就是其一!“和亲公主”指的就是那些为了政治联姻而远嫁他国异乡的公主,她们的传奇故事有的被记录在册,有的甚至还被画家画了下来,历代流传,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步辇图”,画的就是唐朝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步辇图

和亲公主表面风光,背后凄凉

其实和亲公主从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奴,自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来,匈奴就屡犯边境,虽然皇帝也曾带兵亲征,但是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维护国家安定、确保边境和平的重任就落在了和亲公主的身上。一旦中原的皇帝想要避免和边疆民族打仗,就会有一位和亲公主从自己的宫殿中走出去,她带着本国的文化和特产,走上这条漫漫的不归路,仔细想来这些公主们虽然拥有公主的头衔,但其实命运非常凄凉,他们要远离家乡,无法再和亲人见面,还要接受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独自承担所有的悲伤。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和亲公主背后的凄凉

才艺双全的公主,最终郁郁而终

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历史上有名的两位西汉和亲公主的故事,第一位出场的是刘细君,又叫“细君公主”!他原本是西汉江都王的女儿,因为父亲意图谋反,事情败露后畏罪自杀,母亲也被以同谋罪赐死,年幼的她无奈流落民间,直到她的叔父被封为广陵王后,才派人找到她并抚养长大。在叔叔的教养下细君成长为灵秀聪慧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以说是才艺双全的佳人,恰当时,汉武帝在位,朝廷为了联合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张骞就建议下嫁公主到乌孙去和亲,于是细君公主在公元前108年,远嫁乌孙!她也成为了历史记载中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和亲公主,同时也是第一位皇室宗族家的女儿。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细君公主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给了她很丰厚的嫁妆,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被封为“右夫人”。随从工匠还为她专门建造了“宫室”,但是从小长在深闺的细君还是难以适应塞外的生活,她于是将满腔的愁绪化作一首《悲愁歌》,抱着琵琶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这份哀怨的思乡之情,谁人听了能不动容呢?两年之后,乌孙国的国王去世了,他的孙子将要继承王位,但按照乌孙的传统,前任国王的夫人们也要一同被继承,咱们的细君公主深受汉家文化的熏陶,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她便向汉武帝请求回家,但是汉武帝却回信说:“在其国、从其俗”!无奈之下,细君公主只能忍辱再嫁,并在三年之后又为当时的国王生了一个女儿,但她却因为产后失调,再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之后便忧伤而死了。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细君公主雕塑

可以说细君公主是汉朝与乌孙国的第一位友好使者,她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国一同抗击匈奴的目标。不仅如此,她还为乌孙国带去了汉朝的典章、礼制、工匠等,使得乌孙国也开始建造房屋、种桑养蚕,细君还把汉地的音乐也带进了西域,现在普遍认为她就是琵琶这种乐器的发明人呢,在细君公主死后,乌孙国王再次向汉皇求婚,于是汉武帝又挑选了一位宗氏女子进行和亲,这次被选中的是楚王的女儿“刘解忧”。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刘解忧

四朝三嫁,功成回国的奇女子

解忧和细君一样被国王封为“右夫人”,初来乍到的汉家公主,凭着美丽的容貌与出众的才艺彻底征服了乌孙王,但奈何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国王同时还有一位匈奴夫人为左夫人,对方还为国王生了一个儿子,因此解忧一直被冷落,内心充满了苦涩,因为解忧心里很清楚,她们争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自己国家的前途啊,眼看着乌孙更亲近匈奴,而疏远汉朝的时候,国王突然病危了,他见儿子年纪实在太小,于是就立下遗嘱,让自己的堂弟继承了王位,等他的儿子长大后再将王位归还,和细君公主的命运一样,解忧也不得不嫁给了新的国王,这位国王身宽体胖,号为“肥王”。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解忧公主与肥王恩爱

但这一次解忧公主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和肥王情投意合,非常恩爱,两人育有三个王子、两个公主。这使得乌孙国与汉朝的关系大大拉近,在这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丝绸之路更是繁荣一时,可惜好景不长,乌孙与汉朝的交好彻底惹怒了匈奴,他们大举进攻,逼迫乌孙交出解忧公主,并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一时之间,乌孙王朝人心惶惶!然而解忧却临危不乱,她上书汉宣帝,请求出兵共同征讨匈奴,于是汉朝出兵十五万,与乌孙一同兵分五路,夹击匈奴,一时间匈奴大败而逃,再加上罕见的大雪,匈奴军队更是死伤惨重,国力大大削弱,从此一蹶不振。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两国联手打败匈奴

按理说,照这样发展下去,解忧公主的人生也还算是圆满的吧,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肥王一病不起,王位就归还给了前任国王的儿子,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这位新国王暴虐无道,被大家称作“狂王”,可是解忧公主还是得依照习俗下嫁给他,但狂王的种种作为引得大家非常不满意,他的堂兄可能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起兵叛变,杀死了狂王!而汉宣帝,也把握住了机会,再一次派兵到乌孙平息战乱,使得乌孙国最终成为了西汉的属国!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乌孙国内乱

这位四朝三嫁的解忧公主,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上书汉宣帝说:“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这次汉宣帝答应了她!于是解忧公主在西域生活五十多年后,终于可以携孙回朝。汉宣帝以极高的规格迎接了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奇女子,虽然不像将军一样上阵杀敌,却在另一个隐形战场上苦苦抗争了半个多世纪,只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让人由衷的敬佩。

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远嫁乌孙国,受不了当地婚姻习俗,郁郁而终

解忧公主功成圆满

李夫子说和亲

其实,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都有过和亲的例子,只为换来和平,但这份和平是一位位弱女子换来的,在古人看来理所应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体制下,牺牲女人的幸福能够让国家免于战事,这是很划得来的买卖!理智上应该这样做,但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情感上李夫子还是欣赏明朝的风骨,有明一朝:“不称臣、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各位小伙伴是否认同李夫子的观点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