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灵台:小小双孢菇做出产业脱贫大文章

灵台:小小双孢菇做出产业脱贫大文章

初冬时节,寒意渐袭。但在灵台县中台镇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孢菇工厂内菇香扑鼻,生机盎然,一棵棵白色滚圆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多名工人正在对鲜菇进行采摘、打包等规范化操作。

“双孢菇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不仅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操作简单、产量也高,很适合在农村种植。”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仇镕睿告诉记者,“现在车间内每天可产双孢菇8吨左右,主要销往西安以及兰州等地,出厂价每市斤7元左右,市场价可达14元左右。目前菇房采用多层立体化的工厂种植模式,可使双孢菇每平方米的产值增加10倍以上。”

据了解,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灵台县签约引进的一家智能化双孢菇生产企业,其投资建设的废弃农业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概算3.5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7000多平方米的智能栽培车间16间。项目利用农作物废弃秸秆和畜禽粪便发酵制作成双孢菇的种植基质,双孢菇采收三茬之后将基质还田,作为肥料施入果园,做到农业循环利用。为农业增效、废弃资源增值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门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消化农作物秸秆300万吨以上,畜禽粪便5万立方米、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10万吨,年产高附加值食用菌1万吨,营业收入可达4000万元。

同时,该项目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按照灵台县“三落实五优先”的企业用工激励机制,该企业从招工条件、工作时间、岗前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贫困劳动力倾斜扶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杨玉艳家是灵台县中台镇坷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镇上劳务工作站的介绍下,她和父亲都被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公司双孢菇“扶贫车间”聘用,她成了库管员,父亲成了生产工人,每月两个人有近5000元的收入。“在这里上班,环境也好, 离家又不远,还能照顾上父母和孩子,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杨玉艳开心的说。

如今,在双孢菇工厂里长期工作的村民有15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6人,不仅有老人、妇女,还有不少年轻人。他们除了按日拿工资外,农忙时还可以照顾自家农活。贫困户每年至少在基地务工100个工作日以上,可实现净收入8000元以上。此外,该公司承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23万元,通过配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周边3乡镇939户2715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户均增收800到1200元。小小双孢菇不仅为贫困户降低了就业门槛,还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讯员 景洁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