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一到了冬天,車主們就開始關注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開車前到底要不要熱車?有的人說熱必須得熱原地熱,有的人說不用熱,還有的人說跑著熱、踩油門熱...

面對各種說法,我們到底該如何操作呢?今天,就一起來談談!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冬季熱車原由

汽車發動機採用化油器技術將汽油變成霧狀,冬天化油器容易失靈,所以需要熱車。現在的汽車都採用電控汽油噴射系統,噴油嘴代替了化油器,經過噴油嘴的汽油已經霧化的很好了,啟動後極短的時間就可以穩定轉速,外界溫度對它的影響十分有限,所以並不需要原地熱車。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開車前應不應該熱車

現在的汽車的基本都是電噴發動機,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工作時過度摩擦會加劇零件磨損、減少壽命,所以需要用機油潤滑,而發動機90%的磨損,都是在機油缺失或者潤滑效果不良產生的。機油平時在發動機最底部,需要時被泵抓上來工作發動機熄火後,零部件就下班了,不再迫切需要潤滑,一部分機油也就借重力的作用,慢慢回到最底部。

所以當車輛長時間沒有啟動,發動機的一些地方尤其是上半部會缺少機油,為了保護各個零件,應該先等機油重新回到零件表面,全面覆蓋形成一層穩定的油膜。這就是現在的“熱車”,所以熱車不是為了讓“發動機變熱”,而是要保證機油回位前不讓零部件劇烈工作。

所以,熱車是四季通用,不存在冬天才有熱車的說法哦!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原地熱車的弊端

原地熱車不會損傷發動機,但是僅靠怠速,發動機很難達到最佳溫度,而且容易附著積碳,造成排放汙染嚴重,關鍵是特別費油。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正確的熱車方法

在正常的環境溫度下,只需要20秒左右沒必要長時間原地熱車,上車打火後,繫上安全帶、調下坐姿、開個導航時間就到啦~ 如果是天氣特別冷的時候,可以多熱一會車能更好保護零件,其實也是多搓下手的功夫,30秒真的就足夠了哦!

冬天開車,熱車有沒有必要?別糾結,看完這個就懂了

值得注意

有些司機大佬看到熱車只需要幾十秒,然後就為所欲為隨便開,這點也是不對的哦,這就像人運動前都要慢慢做熱身運動,發動機憑什麼剛睡醒就要野馬脫韁?

科學的做法是先低速行駛一小會(持續2-3分鐘即可) ,轉速2000轉左右最佳,最好不超過3500轉,等發動機水溫上來後就可以正常駕駛了,這其實也符合大多數停車場內的限速行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