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百年里,有人声名远扬,有人知之甚少,卢是可能是属于后者,但他的艺术是深入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突出个案。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表示:“卢是的艺术有骨气、有神采、有个性。他运用的每一种艺术语言,都能精彩而完整地呈现骨气、神采、个性,形成一种大情怀、大爱的格局。卢是的艺术是真艺术,它不会被埋没。”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卢是 网络图片

翁剑青认为卢是的绘画技能和艺术气质都非常有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体现在用笔用墨上,还体现在画面背后是他对生命力量的弘扬,对人的生存意志的讴歌。他说,卢是的绘画不是那种拖泥带水、事无巨细地对现实的记录,而是充满自我精神的主动介入,所以多样性、全能性才能在他身上凸现出来。“卢是有很好的写实功底,同时也非常注重神的表现,这恰恰是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在对生命精神的提炼和概括方面,卢是有很高的建树和修养。”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黄山万松林》 卢是 炭精笔 27.4×39.2cm 1979年

高天民说,卢是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缩影。无论油画、国画、版画,不管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他都能够轻松驾驭。全能画家在二十世纪非常普遍,卢是、闽叔骞、杨云龙等人都是这样。这一代人传统的功力跟他们的生长和学习环境有关。左庄伟说:“他们都是从西画走进中国画,他们的艺术先西后中,中西结合是那一代艺术家鲜明的创作特点。”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女孩 》 卢是 纸本墨笔 35.2×26.8cm 1957年

卢是的油画反映了整个20世纪油画审美的特性,反映了对西方近现代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是中国油画家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增长与突破。卢是的画面跟他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本人很平静,很怡然自得,但是他的画像暴风骤雨。

看卢是的山水画,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觉到山川的大美,同时又能被他笔墨的魅力所鼓舞和感染。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苏州留园图》 卢是 绢本设色 62.9×77cm 1954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玉峰回忆了卢是带着他们去镇江南山写生的场景,他说:“卢是先生一边写生一边跟我们讲如何显现云山的意向,如何把水墨运用到表现大自然上。‘自然山川俱在何劳同焉’,如果我们画的和自然一模一样,那就没必要画。他跟我们讲宋人、明人如何表现山水画,山川有大美而不言,我替山川而言之,如何把主观的表现与客观对象结合,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美,反映出每个人的个性。”徐沛君说,他能把原来古典文人画中山水、花鸟形象转型为新时代所需要的风格和气息,把文人孤芳自赏的品格,转化成既高雅又通俗又体现昂扬向上的风貌,非常难得。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词)》 卢是 书法 29.5×121cm 1984年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题黄山画诗(石涛诗)》 卢是 书法 90.3×34cm 1984年

卢是也很擅长书法创作,他的艺术形式不仅源于西方现代主义理念与方式,更源于书法。卢是的书法始终秉持不重其形,而求其精神的理念。他的文人情怀,反映到书法中,必然有潘天寿所说的“强其骨”,自然有一种风声雨声读书声的胸怀和抱负。周玉峰说卢是的书法绝对不是冷的,而是非常热,笔墨里表现出他内在的风骨,他的内心是滚烫的,作品也是滚烫的。

全能画家卢是中西结合,个性安静,却在作品中迸发出骨气与力量

红莲香露 卢是 纸本设色 69×34cm 1979年

谈到卢是的版画创作,范扬认为他的版画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版画,有些画非常厚实,既有现代绘画的元素,又有中国传统的审美,又有自己的个性,还有他在西北写生时的真切体会。范扬说:“卢是老师完全是贴近生活,扎根人民的,他的艺术扎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脉络,也扎根人民群众。”

卢是性情谦逊,一生纯粹地投身艺术教育与创作,作品与时代紧密关联,对时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