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预防三部曲:戴好口罩、减少出行外,放过“野味”,放过自己


预防三部曲:戴好口罩、减少出行外,放过“野味”,放过自己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刘碎平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感染者人数还在上涨。

1月22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共确诊44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死亡9例。此外,包括美国、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有相关确诊病例。

从目前的确诊病例来看,多数感染者都有武汉居住史或武汉旅游史,以及密集接触者。

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武汉市长周先旺公开呼吁:原则上,我们建议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汉,武汉的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出武汉。人员的流动量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防控救治的压力也小一些。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预防三部曲:戴好口罩、减少出行外,放过“野味”,放过自己

图/ 视觉中国

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应该注意的是,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3摄氏度)、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那么,普通大众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从“衣食住行”,做好预防

“衣”:佩戴口罩

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在此之后,抢口罩潮在全国各地上演。不过,什么样的口罩是合适的,如何佩戴口罩也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梁建生对媒体介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普通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

钟南山也表示,预防时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

因此,在选取口罩时,一定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有“医用外科口罩”字样。

正确佩戴口罩同样至关重要。

附图:

预防三部曲:戴好口罩、减少出行外,放过“野味”,放过自己

据中日友好医院介绍,使用口罩中有3个要点:

必须要进行鼻夹塑形,并使口罩始终贴合鼻面部;必须要在使用中避免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戴前、摘前后、接触外面(污染面)后要洗手;必须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佩戴已使用过的口罩。

“食”:拒绝野味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CNN记者在一段视频中指出,引发此次疫情的根源,或许就是武汉贩卖野味动物供人食用的市场。此外,CNN记者采访的香港大学专家潘烈文也表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播到人身上,进而传播开来的。此前钟南山也强调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很可能来自“野味”。

因此,普通大众在做到戴好口罩、减少出行外,也不要趁着过年“贪嘴”,放过“野味”,放过自己。

除了不要吃野味,网上流传有喝板蓝根、熏醋能预防新型肺炎的流言。1月21日,国家卫健委也亲自辟谣,喝板蓝根、熏醋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和平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骅表示,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对冠状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熏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就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住”:保持通风

除了公共场合做好通风外,日常居室也要做好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此外,也要保持个人卫生,在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用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行”:减少出行

从目前的确诊病例来看,多数感染者都有武汉居住史或武汉旅游史,以及密集接触者。

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武汉市长周先旺公开呼吁:原则上,我们建议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汉,武汉的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出武汉。人员的流动量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防控救治的压力也小一些。

如果一定要外出,则要佩戴好口罩,避免到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