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易经》蕴涵高深的哲学理论,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阐述是否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唐韵制鞋厂


《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见乎蓍龟。蓍即有蓍草演算八卦,筮占。龟,即龟卜,火灸龟壳,根据裂纹算吉凶祸福。

武王伐纣,纣亡。箕子献鸿范九等,收录于儒家《尚书洪范》,其中之一,择建卜筮之人。凡七,卜五、占二,即龟卜为主,筮占为次。

儒家经典《春秋左氏》,晋献公获骊姬,欲立为夫人。使人占卜,龟卜不吉,筮占吉。占卜之人建议,龟长筮短,应从龟卜。晋献公不听,采筮占,结果引起“骊姬之乱”。

筮占不准,龟卜就准了?不见得。武王伐纣前,龟卜不吉。众人劝武王休兵,姜子牙却偏不信,力劝武王出兵,结果是,纣亡。

据说周文王作《易》,后人称之《易经》。奇怪的是,《史记》记载,周文王出猎前用的是龟卜,结果遇姜子牙。武王伐纣,周公辅助成王,有传家之宝《易经》不用,用的都是龟卜。

《易经》,现有两个版本,都托周文王之名。一是通行本,二为帛书本。帛书本与通行本大不一样,一,卦符不同,为“一”与类“八”形。二,六十四卦卦名多有不同,如八个基本卦,键(乾),川(坤),辰(震),筭(巽),赣(坎),罗(离),根(艮),夺(兑)。三,卦辞爻辞多异文,但内容大致相同。四,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两个不同版本的《易经》,哪个是真经?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如今任何版本的《易经》,都不见踪影。


赵日金141


本人用周易来占测觉得非常神妙。但这种神妙感觉必须开悟才知道知道。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在七八年前的某个夏天同事老高测其父之寿才领悟到的。当时他的父亲以经九十二岁了,老高五十七岁。当时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下午三点半,温度也不低。用一副扑克牌,由老高亲手任意取出十八张,三张一堆,共六堆。当然占卦前必须做祷告。得卦为地火明夷之临卦。很据周易看明夷卦为日落西山之象,临卦至于八月有凶。根据外在环境,太阳正在下山,到天暗应在下午七点半。三点半到七点半也就四个小时。如此推断,其父所应时间当在数月,或许是八月或许在四月之后。后来果然应验,其父无疾而终。这一卦堪称经典。每每占测,思之此卦,看卦象定吉凶,定应期,大有深意。可以说卦不是乱发的,你只要用心去求,去研究,周易占测绝对不会令你失望。不过要想达到这种明显的效果是不容易的,因为周易有时不会轻而易举地告诉你,或许天机隐蔽特意如此也。至于用周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预测而言的,究竟到底怎么回事本人也不得而知了。


八卦小一


一、《易经》的确蕴涵有高深的哲学理论。《易经》中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阐述,已经比其它哲学要具体、详细、深刻了很多的层次,但《易经》这些阐述仅仅仍只具有指导性,而远远尚未达到准确性的要求,因为《易经》既不是具体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也不是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纯粹的社会科学,甚至《易经》本身,和由《易经》衍生的“术数学”,也还比不过现代预测学对具体事物、事件、未来、发展预测的准确。

二、《易经》之所以蕴涵有高深的哲学理论,是因为《易经》中包含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卦爻象形、经传彖辞、九六初上、时位中正、阴阳乾坤、应比乘承、大小往来、道德性命、错综复杂等”逻辑、要素,要远比普通哲学所研究的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整体与个体、过去与未来、原因与结果等哲学研究范畴要深刻、具体、详细。

《易经》是把一个整体,按照“一为为二,万物类象”的原则,连分三次,依次形成直线一维的“阴阳”、平面二维的“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立体三维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良、兑),并以自然最基本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物象,分别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经卦”,形成上数学(高一课本)上的“一一对应”和“集合关系”。

《易经》中的卦,通常指的是《易经》“八个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两两叠加、排列组合而成的,有六个爻位、两个时空、六维空间的“《易经》64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既济、未济)。《易经》六十四卦,即按六个维度空间、六个步骤,把一个整体事物、事件,分成了64挂、64块,或64个单元、或64种情况、状态,其中包括384爻、384变、或384个要素、元素。那么,《易经》中,给《易经》64卦,又分别配有卦辞、爻辞、彖辞,并按“上中下”、“天人地”等分别推演出《易经》六十四卦所有的卦、爻、辞之间的符合逻辑的、代表规律、井然有序的道理、分析、关系。

那么,《易经》所有的逻辑、规律、有序的道理、分析、关系的表现,如果通过《易经》内在固有的“卦爻象形、九六初上、应比乘承、阴阳乾坤、时位中正、吉凶悔吝、大小往来、错综本之、道德性命、经传彖辞等”,结合具体实际,进行事情、事物、事件的研究,可以客观地说,《易经》64卦、384爻的这些规则、规律性的指导性和预见性,则是显而易见、勿庸多言的。

三、如果说”非占筮不足以通《易经》”,因为,《易经》筮法中,绝大多数时候会有变爻、变卦的出现,有十二消息卦,如归魂卦、游魂卦的提示,又必须加之以人为操作的成分。那么,《易经》的哲理中,尤其突出表现具体的筮法当中,《易经》当然又包含有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的有关”物质与意识”的延伸应用问题。

《易经》研究,特别是在传统《易经》预测研究中,如若没有对《易经》“术数”专业的学习、研究、实践,那么,人们通常会对《易经》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解,往往会是浮浅、笼统和语言层次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深化对《易经》原著的理解,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基本理论—基础理论一专业理论一专业技术一实战检验一反思理论,这么一个“理论—实践一再理论”的反复思索、总结、提高的问题。

另外,既便我们完全掌握了《易经》和《易经》“术数”的所有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方法,甚至进行了非常多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重复,那么,由于《易经》和《易经》术数预测不是现代数学、物理、化学上的具体的科学公式,这种预测仍然算不上现代科学预测。因此,《易经》、《易经》术数预测,学习、钻研的特别好的,对事物、事件、事情的预测,准确率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的,但是,随着所预测事情的深入、细致、具体,特别是预测数量的大幅度提高,那么,其预测的准确性往往又会打折扣,不是科学,《易经》的预测事物的准确率,数量巨大时,它就不足精确,无法达到100%、千分之千、万分之万。

最后,《易经》本身,包括《易经》“术数学”本身,都是有漏洞的,因此,传统《易经》和《易经》“术数”预测,都保证不了每次都达到100%精准。


沃克特尔


这个是肯定的!

不过,由于历史变迁,时局动荡等原因,导致原本为皇家御用的经典一一《易经》,与部分懂它的人一同流落民间!

古代,易学大师由于为国家发展作预测(也可称为国家算命),也即为国家服务能拿到固定薪水,就能一心一意为国家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流落民间的《易学》大师,失去了固定薪水,只好改为百姓个人作人生发展预测(民间称算命),老实讲,这个准确性非常小,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把民间算命称为"迷信"的原因!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有个疑问:既然为个人算命不准,那它为国家发展作预测不是也一样不准吗?如果是这样,那要《易经》何用?

好,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告诉大家:《易经》的主要作用与价值,恰恰在于为国家发展作指导!

为什么呢?它为个人预测,准确率低,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举个例子:我们观察动丶植物的生长情况,是不是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观测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行踪呢?这时侯就会发现"测不准"!由此,物理学家还称这一现象为"测不准定律"!

《易经》,能为国家发展作预测丶指导也是事实,而且准确率高!原因是越宏观的事物,其运行周期丶规律更稳定!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要判断一个人能活多少岁,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为决定因素很多,既有常规的因素,又有意外因素!

那么,把人换成"星球",也即通过天文知识掌握星球运行规律,那么,要预测哪天有"月食"或哪天有"日食",是不是能做到很精准!这是肯定的!

以上为个人一家之言,仅供同仁参考






元琴1998


华夏自然学谈不上“科学”二字,一来它没有逻辑学和(论证)数学根基,对任何一种具体自然现象,都难以形成自洽的理论;二来对自然现象所下的结论,缺乏针对性的实验检验过程。而作为华夏世界观的易经、五行说等等玄学,既没有明确的真实本体,也是不可实验检验的。所谓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其认知水平类似于西方的四元素说,却统治了华夏人世界观几千年而从未受质疑和更新(而古希腊至少还能发展出逻辑学,论证数学,以及开始了机械、流体、热等的力学探索)。

易经与其说是世界观,还不如说只是一种有别于二元定值逻辑的辩证思维,它是不能对客观世界给出确定性结论的。华夏人对易经玄学的过分崇拜迷信,导致所有自然发现、技术发明,都渴望得到玄学“解释”,这反而令各个学科迷失了发展方向,而只能止步于表层的应用。例如中医因为植根于玄学,其许多基本概念虚幻不实、难以定量描述,而事实上中医的治病机制与玄学根本没有逻辑相关性--医学医的是人体,本来就是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而不是医治“阴阳五行聚合体”。更甚者,由易经衍生出星相风水、占卦算命等等江湖骗术,更令华夏人逐渐丧失理性思辨能力,认知陷入虚幻迷惘。


用户109410917293


易经者阴阳之变化,(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天地之阴阳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其化生者,因天之序,盛衰之时,时有常位之化,而气无必之变,阴阳变化法四时者,时者天度六节,气者气数五运,这就是五运六气之由来,时和气应时而气至,谓之常,气不应时而至,谓之变,其变者至有先后,曰太过与不及,内经曰:应则顺(之正化),否则逆(之灾变),逆则变生,变则生病,气主有所制(时也)岁立有所生(位也),时者六气,位者五类,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气相得者),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气不相得者),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天气制胜已,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地气制己胜,岁主藏害,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五类盛衰,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是故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化不不代,时不可违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也,天度者,度日月之行也,移光定位,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其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藏五行五运冲气和于脏腑,六经六节六气,司天在泉气交变于手足,五气交合,盈虚更作,六气分治,司天地者,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变气不应时太过不及,当其位则正化,气应时而至,


养生男人699


《易经》不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哲学书,而是一本讲古人对自然认知的百科全书。讲易经是否蕴含高深哲学,这个就不好说,因为哲学的本体不是物,是人。只要人去思考,就是哲学。一个逼格高的人,读金瓶梅也能扯出一箩筐哲学道理,一个直人,拿着世界哲学史也当小说看。

易经为什么总被人看出高深的哲学,因为看不懂,成书年代太过久远。只要阅读解释分歧大,就充满了哲学瞎扯的空间。易经如此 道德经如此 金刚经亦如此。你看山海经,虽然玄怪,但不难看懂,也就没那么多哲理。所以易经的哲学高深程度,其实与农家日常生活区别不是很大,关键看人。

由于哲学的特性,不讲对错,只讲思辨,所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阐述基本处于“每个人都有个妈”的程度。哲学指导意义 一定要结合实际,离开现实,哲学不过是一段文字游戏。易经的实际场景都不可考究,所以根本无法指导任何事情,更何况易经根本不是哲学书。


悠闲的西瓜刀


说易经蕴含高深哲理并无不妥,易理就是讲哲学,而且是高深的哲学。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对立统一,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生和被生的观点,全息全向的观点,从无到有,自下而上,由少到多的观点,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

但只强调易经中的哲理又有失偏颇。易经是一部大书,既包含易道之道的易理,还包含易道之道的易象,易数。数是先导,像是外在,理是升华。由数数成像,从像中提炼哲理,才是易道之道的全部。

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就是易经创生,推演的历史。只是由于自王弻扫像后,腐儒更侧重大道至简的抽象概念,过于追求易理,而放弃了对易象,易数的研究。从而让后人陷入穷经皓首,追求易理的误区,而错失了对自然科学,大数据,核心算法的研究,至使易数墙里栽花,墙外香的怪事发生,不禁令人扼腕。


手机用户64148718763


有两个不同的《易经》,两个不同的《易传》,都托名周文王和孔子。

通行《易经》,包括符号与文字。符号即六十四卦卦符,“一”与“_ _”形。文字即卦辞爻辞。六十四卦卦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卦屯,,第三十三卦遁,,第六十四卦未济。

通行《易传》包括《彖》《象》《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帛书《易经》,一,卦符不同,为“一”与“八形”。二,卦名多有不同。三,卦辞爻辞多异文但内容大致相同。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帛书《易传》包括《系辞》《二三子问》《衷》《要》《缪和》《昭力》。

两个卦序不同的《易经》,哪个是真经?两个文字不同的《易传》,哪个是真传?


有话少说


《易经》是超越哲学的,因为哲学研究的还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世界,而易经教导我们要超越这一切,回到一,回到道,其实就是回归自我本心,在那里,无分别,无执著,法尔如是,本该如是,究竟如是,所谓道生一,一生二,就是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